通膨蠢蠢欲動 投資高收益債可以抗通膨嗎?

通膨伴隨經濟成長,對債市投資是一大挑戰。不過,法人認爲,目前尚未出現景氣過熱的徵兆利率與通膨雙雙持續急遽攀升的可能性降低且美國聯準會對於通膨態度保持耐心,暫時不會進入升息循環,即使在通膨升溫期間,階段,高收益債券依然有不錯的表現。

根據1994至今,通膨升溫期間,從1994年1月至4月,美國高收益債上漲7.5%;2004年1月至2006年9月則上揚22.6%;2010年11月至2012年4月更漲了12.4%;2015年1月至2016年8月則上揚9.2%。

聯博集團全球多元固定收益投資組合經理馬修謝爾頓(Matthew Sheridan)表示,美國經濟展望仍相對樂觀,待短期因素遞減後,利率與通膨環境料將進入溫和走升的階段,高收益債市可望持續受惠。觀察自1994年至今,共出現6次通膨升溫期間,高收益債券表現皆不俗。此時過於擔憂短期走勢而拋售手中部位或選擇觀望的投資人,有可能錯失高收益債市潛在的報酬與收益機會

謝爾頓表示,因應市況短期波動,有三種投資心法,首先,視利率風險,適度調整存續期間。存續期間有助於平衡投資組合的風險,但在市場殖利率走升時,長天期債券例如公債、投資等級債券的利率敏感度,相較於短天期債券例如部分高收益債券更高,因此價格波動較大且目前部份長天期公債經通膨調整後已進入負的實質利率,對於投資人而言,需要依據市況,適度調整存續期間與信用債券的配置,避免投資組合的收益力會受到通膨侵蝕。

第二,把握信用利差收斂良機。隨着經濟復甦,企業基本面改善,整體高收益債市的品質持續轉佳,違約率逐漸趨穩。先前消費相關、循環性產業等受到疫情衝擊,不少投資等級企業被調降評等至高收益債等級,成爲墮落天使。在美國基本面持續改善後,可望帶動這些先前受到疫情嚴重衝擊的企業債基本面轉佳及價格回升,相對較具利差吸引力

第三,券種配置要多元佈局,避免過分集中。全球市場正進入復甦期,主要國家普遍維持低利環境,各類券種皆不乏收益機會。目前新興市場債具利差優勢且受惠於大宗商品價格油價持續攀升,以及強勢美元放緩,可望有表現空間歷史經驗顯示,當新興市場高收益債券較具評價面優勢時,全球高收債指數因涵蓋約3成新興市場,有機會掌握補漲機會,表現可望優於美國高收益債券。因此,與其重押單一資產,採用全方位高收益債策略較能掌握各類資產輪動的機會。

展望下半年,謝爾頓表示,經濟活動將持續復甦,但過程中波動難免,投資人仍須留意疫情的控制及疫苗施打進度、地緣政治、中美貿易關係、通膨持續攀升等風險。因應不同市況變化,長期投資與多元分散將是高收益債券投資致勝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