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垃圾再利用 中市每4裡設1資收站

中市烏日區烏日裡利用資源回收物製作藝術裝置,讓希望收站變得宛如打卡景點。(環保局提供/林欣儀臺中傳真)

爲減少垃圾量、提升資源回收量能,臺中市環保局2016年開始,結合各區裡設立「希望資源回收站」,至今全市已有158站、平均每4裡就有1站,環保局統計,截至去年底,希望資收站共回收5171公噸物品,並有超過1萬2000人開立希望存摺,盼透過持續推廣,讓環保意識紮根到每個角落

位於南區的福平裡早在15年前就開始投入資源回收工作里長張啓龍說,配合環保局政策,裡內於2016年成立希望資收站,目前共有約45名志工利用閒暇時間維護社區環境,而收來的資源回收物經變賣後,經費用於學生獎學金冬令救濟金或其他社會救濟金額

有別於一般人對資源回收站髒亂印象,烏日區烏日裡希望資收站宛如一處彩繪天地,里長廖福說,裡內善用回收物、改造成爲各種裝置藝術品,連書局的廢棄大型看板經過志工巧手,都能變身爲具特色的打卡背板將資收站妝點得宛如一處具文創風格的打卡景點。

秉持「回收一點、希望無限」原則,臺中市環保局指出,透過在各區裡設置資收站,鼓勵民衆就近將鐵鋁罐寶特瓶、廢乾電池或廢電腦等回收物就近拿到資收站回收,民衆還可開設希望存摺,透過回收累計點數方式,用希望存摺兌換洗衣精、洗碗精等實用物品。

環保局強調,鼓勵大家做回收,除民衆利用希望存摺能兌換物品,裡辦資收站也能變賣回收物、將所得挪作公益使用,藉此回饋社區、造福弱勢族羣。全市158處資收站營運至今,總計已有23萬人次參與,達到資源分類循環再利用目標,也透過民衆自主作回收的方式,減輕清潔隊員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