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美炒飯」需要很大力氣! 美來臺研究:每0.32秒就要甩1次

▲ 炒飯的循環動作是由前後平移、上下搖動炒鍋這2種動作組成,也就是「甩鍋」。(示意圖/翻攝自pixabay)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做出「完美炒飯」的秘密是什麼?物理學家科學找到了訣竅美國喬治亞理工學院(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研究員指出,關鍵就是每0.32秒「甩鍋」一次。該學院流體力學教授立德(David Hu)與指導學生柯鴻堂(Hungtang Ko)親自拜訪兩名擁有超過20年經驗臺灣廚師、拍攝他們炒飯的過程

兩人分析影片後發現,炒飯的循環動作是由前後平移、上下搖動炒鍋這2種動作組成,也就是「甩鍋」;而高速的上甩則是由4個獨立的動作組成,鍋子邊緣彷彿是炒飯的「滑雪跳臺」。當廚師反覆甩着攝氏1200度的鐵鍋時,讓飯粒不斷混合、冷卻,可以在變成完美褐色的同時不會焦掉,而鍋子全程不能離開火爐

胡立德解釋,這些動作連起來就像「翻鬆餅」。不過,與翻鬆餅不同的是鍋子旋轉的方向。柯鴻堂表示,分析炒飯的每個動作發現,鍋子的兩端並不如想像中的會往同一方向轉,「如果你仔細觀察,其中一端是順時針轉,另一端則是逆時針。所以,這不是隨便的機械學,它其實很複雜。」

據Cosmos雜誌報導,當研究員前往這兩位臺灣廚師各自的餐廳錄影時,還有客人以爲他們是電視臺在錄節目,殊不知是「嚴肅的科學實驗」。兩人指出,以前發明的「炒飯機器人」均沒有能力甩鍋,因此這次的研究成果有望創造出炒飯專用公式,藉此打造出能甩鍋的機器人。若是成功,則有助於減輕廚師們的負擔。柯鴻堂說,炒飯是門特別的藝術,「它很難而且需要很大的力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