灣聲樂團行腳到臺東 透過音樂喚起消失的記憶

▲灣聲樂團突破過去音樂廳內演奏的型式音樂家們拎起樂器,搭着火車巴士,鑽入偏鄉市街,把最溫暖的臺灣音樂,送給最溫暖的臺灣人。(圖/灣聲樂團提供 下同)

記者兆麟臺東報導

23日晚八點安靜的臺東鐵花村突然樂音響起,將大批遊客吸引過來,原來是灣聲樂團二十幾位團員團長李哲藝帶領下臺灣行腳走來到臺東,用音樂廳等級的絃樂表演與臺東鄉親接觸。演奏大家耳熟能詳的“丟丟銅”“茉莉花”“高山青”,讓臺東粉絲及遊客聽的如癡如醉,也展開臺東三天的行腳行程

灣聲樂團成立於2017年二月,樂團團長李哲藝以西方古典手法改編臺灣歌謠,並透過大型編制的絃樂團進行演出。

這些歌謠在李哲藝的詮釋之下,細膩的絃樂更引人想像每個年代的社會氛圍,各聲部對位層層疊出人們對於臺灣這塊土地情感。臺灣的歌謠如三零年代的鄧雨賢先生的望春風與碎心花等,這一代的年輕人已不熟悉。人們從大衆媒體網路平臺上也不易接觸這些曾在臺灣社會一度紅遍大街小巷的作品。但透過樂團的演出,這些音樂又以更豐富的層次,重新喚起幾乎消失的回憶。

灣聲樂團的臺灣行腳,自今年四月20日起,突破過去音樂廳內演奏的型式,音樂家們拎起樂器,搭着火車與巴士,鑽入偏鄉,也踏進人們聚集的市街,以更貼近你我的距離,把最溫暖的臺灣音樂,送給最溫暖的臺灣人。

就在四月23日與24日兩天,這些音樂家將繼續造訪賓茂國中、新興國小、初鹿國中、與知本國小等學校。灣聲樂團除了會把過去在國家級殿堂演出的音樂帶給大朋友外,更要與這些小朋友進行更令他們期盼的聯合演奏。

在過去幾天的行程中,灣聲已經走過三所花蓮的學校。這些小朋友的演出,或許沒有高超技巧,或許甚至也沒有樂器,就只能以口唱方式搭配灣聲的音樂,但他們的投入、笑靨、與毫不保留的熱情,絕對令人動容

灣聲樂團期待以這樣的感動力量,永遠流傳臺灣美麗的歌謠。樂團的行腳也將會一直 “把最溫暖的臺灣音樂,送給最溫暖的臺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