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路成癮 年輕、精神疾病症狀者最多

董氏基金會提醒,若孩子因沈迷網路,影響生活上其他功能,師長應與家長充分討論,尋求適當的因應方式。(林周義攝)

某名高二男生,不論連假或平日,總是窩在房間裡上網,甚至因憂鬱,不願規律進食。一年多下來,瘦成紙片人,家長才驚覺孩子生病了。根據挪威一項大型研究,網路成癮者當中,以年輕且具精神疾病症狀者居多。董氏基金會提醒民衆,多關懷身邊的人,如因沈迷網路導致生活上其他功能受影響,應儘速尋求諮商師的協助。

該研究以挪威2萬3533人爲樣本,使用卑爾根社交媒體成癮量表(BSMAS)、遊戲成癮量表(GAS)、成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自填量表(ASRS-Version 1.1)、強迫症量表修訂版(OCI-R),及醫院焦慮憂鬱量表(HADS)進行分析。參與者當中,女性佔65%,男性佔35%,年齡介於16至88歲,平均年齡35.8歲。

研究發現,網路成癮者當中,以單身、年輕、注意力不足過動症、強迫症、焦慮症和憂鬱者居多,且女性多沈迷社交網路,男性多沈迷電玩遊戲。

北市聯醫中興院區精神科醫師詹佳真表示,社羣網絡成癮者焦慮的程度較高,害怕與人面對面交談,但仍期待與人互動並且建立關係;而電玩遊戲成癮者的憂鬱傾向較高,可能借由電玩遊戲逃避人羣,從中尋找自我價值和成就感。

該名高二男生,原爲使用程式接觸網路,然而面對家人間疏於溝通,逐漸產生心結,用餐時間也含糊帶過,日漸消瘦。沈迷網路的他,逐漸無法正常上課,每到上課時間,身體就會不適,經常缺課。該狀況維持一年多後,家人察覺有異,將他強制送醫。

董氏基金會心理衛生中心主任葉雅馨表示,因網路成癮者多爲年輕人,呼籲親友及師長扮演把關的角色。若孩子因沈迷網路,影響生活上其他功能,如人際關係、學業等,師長會是第一個發現異常的人,應與家長充分討論,進行適當的處理。情況嚴重者,則應尋求心理諮商的協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