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偉、趙丹陽等大佬"親自調研" 這些公司在列

王亞偉、趙丹陽孫建冬……私募大佬們流行“親自調研”,他們的足跡到了這些上市公司

本文來源:證券時報 作者:翁健e公司官微

“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作爲資本市場不可忽視的重要力量,私募機構一直通過不同角度、渠道去剖析單個上市公司或整個市場走向。而到上市公司走訪調研,成爲最直接有效的途徑。

私募機構一般會由各自的行業研究員到相關上市公司進行調研,而明星私募親身公開調研並不多見。不過,今年以來,多位在資本市場叱吒風雲的私募大佬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調研名單中,其中不乏王亞偉、趙丹陽、孫建冬等市場明星。

王亞偉首現上市公司調研記錄

2012年,原“公募一哥”王亞偉公奔私,創辦私募公司。在過去的五年時間裡,千合資本佈局了多家上市公司,千合資本研究員走訪的上市公司也不計其數。但作爲千合資本的掌舵人,王亞偉出現在上市公司調研名單中的次數爲零(參考同花順iFinD統計的已公開披露的投資者關係活動記錄)。不過,這一情況在今年5月份被打破。

5月26日,天邦股份(002124)迎來約10家機構的調研,而“千合資本王亞偉”赫然在目。

此次調研主要有兩個活動,包括前往天邦股份子公司漢世偉食品集團有限公司的和縣母豬場及配套的生態農業園進行參觀,以及天邦股份“拾分味道”食品品鑑會活動。其中,和縣母豬場是公司探索種養結合、循環農業發展模式示範點,母豬場周邊配套的農業園區包括茶場果園、農產品加工農業基地。

不過,天邦股份並未披露當日具體的交流記錄,僅註明公司總裁沈偉平對天邦股份基本概況、生產經營情況、未來肉食品發展的規劃構想作了介紹;子公司漢世偉食品集團總裁朱愛民產業佈局、組織架構、經營模式、環保等情況與來訪嘉賓作了交流等。

而王亞偉此次調研的天邦股份於8月22日披露半年報。公司上半年增收不增利,實現營收13.46億,同比增長24%,實現淨利1.36億元,同比減少33%。

趙丹陽親身調研兩家公司

除了王亞偉,被稱爲“私募教父”的趙丹陽時隔三年之後,也再度出現在上市公司的調研記錄中。

具體而言,趙丹陽於年初分別調研了大華股份(002236)、海康威視(002415)。其中,在大華股份的調研中,安防行業的前景及PPP模式成爲關注焦點。大華股份表示,安防行業的市場份額會逐步向具備綜合實力的龍頭企業集聚。另外,PPP模式還處在起步摸索階段,公司目前在具體項目合作中,會綜合考慮到當地政府交付能力以及主管部門對於該項目的支持力度等,對於風險把控,公司方面是非常慎重且嚴格的。

而海康威視在上述調研中被問及“如何看待未來視頻監控行業”時稱,整體來看,未來視頻監控行業的門檻會進一步提高。過去主要以硬件爲主的競爭相對來說門檻較低。接下來隨着智能化進程的推進,軟件平臺包括一些算法在硬件產品中的影響力將逐步提升,項目不光是由硬件來決定,而會更多考慮一個完整的系統。軟件方面的競爭對小廠商來說是有挑戰的,但對於海康威視這種規模較大,各方面發展比較綜合的公司來說反而比較有利。

除了年初調研的大華股份、海康威視,趙丹陽之後再無出現在上市公司公開披露的調研記錄中。而從股價走勢來看,兩家公司年初至今可謂穩步上行,累計漲幅已相當可觀。

姜廣策、孫建冬也積極出山

除了王亞偉和趙丹陽,主要關注醫療保健領域的姜廣策時隔一年也再度調研,分別於6月13日、7月26日調研了正海生物(300653)、楚天科技(300358)。

另外,鴻道投資的孫建冬繼2016年調研兩家上市公司後,今年再度親身到訪*ST華菱(000932)、東易日盛(002713)。

其中,*ST華菱在回答“此輪鋼鐵行業盈利能否持續”時表示,綜合鋼鐵供給端的有效收縮、鋼鐵產業鏈盈利能力的變化,鋼鐵製造環節在鋼鐵上下游產業鏈上的話語權在增強。而且,鋼鐵行業上半年銷售利潤率仍然不高,與工業領域的平均值還有較大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