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軟難以捉摸的遊戲界收購史 從Bungie到Mojang

微軟公司剛剛造就了可能是遊戲業界年度最大的新聞——以25億美元天價收購《我的世界》及其開發公司Mojang。在分析這次驚人之舉之前,我們先來回顧一番微軟這15年來的收購歷史,看看之前那些公司最終都有着怎樣的際遇

機甲戰士4:傭兵

FASA STUDIO(1999)

微軟在1999年買下以桌上游戲起家的FASA互動娛樂,將其改名爲“FASA工作室”併入自己的微軟遊戲工作室。FASA當年以模擬策略類的機甲類遊戲見長,旗下作品有《機甲指揮官》系列、《機甲戰士》系列以及《機甲先鋒》系列。在2003年,該工作室還曾經打破傳統,製作了一款名叫《血色蒼穹》的飛行射擊遊戲。2007年,在微軟發佈了FASA的新作暗影狂奔》之後不到四個月,這個工作室便宣佈解散。

就當年的影響力來說,FASA的機甲系列還是擁有一定擁躉的。但可能是題材太過固定而且尋求突破的嘗試也沒有得到市場的有效迴應,導致了最終被解散的命運

光環

BUNGIE(2000)

全世界最廣爲人知的第一人稱射擊遊戲廠商之一,當然,除了《光環》系列之外,工作室的主要作品還有即時策略遊戲《神話》系列以及一款動作遊戲《奧妮》。

微軟的收購發生在具有劃時代意義的《光環:戰鬥進化》發售之前,以保證這款遊戲成爲XBOX以及PC平臺的獨佔作品。在賣出超過4600萬份光環系列遊戲(銷售額超過30億美元)之後,Bungie終於在2007年脫離微軟重新成爲獨立工作室,但相關遊戲的版權依舊歸微軟所有。

在那之後Bungie接連製作了兩款光環系列的續作,緊接着與動視(Activision)展開獨佔合作,其結果就是最近備受關注的《命運》。

銀河飛將

DIGITAL ANVIL(2000)

這家於1996年成立的工作室以太空模擬類遊戲《銀河飛將》聞名,開發團隊由王牌製作人Chris Roberts領導,可以說在業界具有一定的聲望。在被微軟收購之後,工作室先後開發了《星際騎兵》和《自由槍騎兵》兩款太空戰鬥經營模擬遊戲,但開發過程可謂幾經波折,兩款遊戲分別於2000年和2003年發售。儘管還有其他的遊戲開發計劃,但最終Digital Anvil再也沒有發售過任何一款遊戲。工作室成員於2005年11月被分配至微軟的其他工作室,在2006年1月正式解散。

帝國時代III》

ENSEMBLE STUDIOS(2001)

Ensemble Studios(全效工作室)成立於1995年,旗下作品有廣爲人知的《帝國時代》系列,《神話時代》系列以及《光環戰爭》。在2001年被微軟收購之後併入微軟遊戲工作室。儘管早在2008年的9月微軟就已經宣佈了工作室的關閉,但其最後一部作品《光環戰爭》直到第2年的3月才上市銷售,並且取得了過百萬的銷量

在2010年的GDC大會上,一位在Ensemble工作了12年的僱員Paul Better將工作室的解散歸咎於製作遊戲所需時間太長,由此帶來的附加成本讓微軟的股東們難以承受。不管他說的正確與否,PC即時戰略遊戲市場的萎縮和盜版的橫行的確給很多老牌即時戰略遊戲帶來了滅頂之災。

《Kinect 運動大會》

RARE LTD.(2002)

RARE可以說是業界的常青樹之一,從紅白機時代開始便在各種主機上開發遊戲。早期作品中比較知名的有《巫師與武士》、《忍者蛙》。1994年被任天堂招致麾下,成爲其第二方開發商中的一員。之後RARE在任天堂的各個平臺上推出了一系列叫好又叫座的遊戲,比如《超級大金剛》系列、《黃金眼007》、《完美黑暗》等等,奠定了RARE在業界難以動搖的地位。

微軟在2002年以3.75億美元的高價將其買下,但RARE在Xbox上推出的《凱蜜歐傳說:力量元素》以及《完美黑暗零》等作品並不算成功。除此之外,RARE作爲微軟的第一方開放商,卻仍然在任天堂的掌機上通過THQ推出了不少作品,也算是微軟大人有大量,沒有仔細計較。

不知是否在微軟旗下的日子不太好過,2007年RARE的聯合創始人斯坦珀兄弟離開工作室去往他處,自那以後RARE便專注於Kinect專用軟件的開發。儘管2010年Kinect外設專用遊戲《Kinect運動大會》取得了不錯的銷量,但工作室得到的評價和口碑完全無法與在任天堂旗下時相提並論。

神鬼寓言

LIONHEAD STUDIOS(2006)

獅頭工作室(LIONHEAD STUDIOS)成立於1996年,有着“遊戲上帝”之稱的創始人Peter Molyneux在老東家牛蛙工作室被EA收購之後選擇另起爐竈,後來在XBOX上製作了著名的獨佔遊戲《神鬼寓言》系列。除此之外PC上的《黑與白》系列、《電影大亨》系列也算是工作室的代表作。

創始人Peter Molyneux已經在2012年早些時候離開公司,按他自己的說法是希望嘗試一些實驗性的作品,而這在微軟這樣的大公司裡幾乎是不可能的。

《假日大飆車》

BIGPARK(2009)

在成立僅僅兩年,僅發售過一款遊戲《假日大飆車》之後,這家位於溫哥華的遊戲公司便受到微軟的親睞,被併入微軟遊戲工作室旗下。微軟遊戲工作室總裁Phil Spencer表示,他們看中的是這家新興企業優秀的創造力以及成員們的豐富經驗。不過迄今爲止BIGPARK只在Kinect上發售過《假日大飆車Kinect》、《假日大飆車:加速》以及《Kinect運動大會2》三款體感遊戲,暫時沒有看出什麼過人之處。

《瘋狂摩托》

TWISTED PIXEL(2011)

人們通常把TWISTED PIXEL公司定義爲一家拒絕只開發相同類型遊戲的企業。他們在《寵物外星人》和《爆炸人》中嘗試了平臺動作遊戲,以卷邊動作遊戲的形式開發了《漫畫穿越者》,而最新作品《槍手》則是一款運用體感操作的射擊遊戲。正是在2011年《槍手》發售之後,TWISTED PIXEL便被微軟看中並繼續在XBOX ONE上開發一款名叫《瘋狂摩托》的遊戲。

麥克思:兄弟魔咒

PRESS PLAY(2012)

位於哥本哈根的PRESS PLAY於2010年發售了《麥克思與魔法標記》之後正式進入大家的視野。在那之後他們緊接着在2013年發售了一款跟處女座相關的作品《麥克思:兄弟魔咒》。關於工作室的最新消息是他們正在開發一款多人合作的解密遊戲,代號圖騰計劃”。之所以叫這個名字是因爲遊戲主要靠玩家操縱圖騰柱來展開。

《我的世界》

MOJANG(2014)

開發出《我的世界》的MOJANG將在微軟旗下有怎樣的表現還尚待觀察。儘管公司已經失去了三名重要的創始人,但他們恐怕是微軟原本就打算清理的絆腳石。目前最實際的問題莫過於微軟將如何對待這個正在高速擴張版圖的遊戲。是時候製作《我的世界2》了嗎?還是《我的世界黃金版》?又或者是發售更多的收費模型DLC?

現在微軟獨掌着可能是2010年代影響力最爲強大的遊戲品牌,無論它最終如何決定,都將給整個遊戲業界帶來巨大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