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國是會議/部長一句話 抵過預算百萬

圖、文/非池藝術

文化信心指數,和經濟的信心指數一樣重要。蔚龍藝術公司總經理王玉齡,在文化國是論壇建議龍應臺文化部雖然經費短少,但若能想辦法提升民衆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能讓視覺藝術困境中走出一條生路

「如果部長覺得哪個展覽很棒,可以寫幾句話,鼓勵這個展覽」王玉齡表示,部長只要推薦幾個好展覽,民衆就會想去看,這就是一種不用花費經費,卻也能鼓勵民衆參與文化活動的辦法。

王玉齡補充說明,公部門常認爲不能特別施惠於特定藝術家,也不可以說出哪個展覽辦得好,但她認爲文化部可以就展覽與藝術家的藝術本質評估,「臺灣若有很好的藝術家,很棒的展覽,文化部就要推薦給大家。」。

文化部要想辦法 提升文化信心指數

人民懂文化、懂藝術,擁有文化涵養,這是臺灣的優勢。但王玉齡認爲,臺灣民衆與藝術工作者這幾年,對藝術的熱情卻開始疲乏了。她表示,每天上班、教書寫文章、辦展覽,每個人忙着處理自己的既定工作,都累翻了。王玉齡表示,在這個處境下,文化部得在政策上花更多的力氣,提升民衆對文化的信心指數,讓每個人重新找回熱情。

王玉齡解釋道,當民衆對經濟狀況信心滿滿時,消費力開始增加,經濟也會熱絡起來。對文化的信心指數也是一樣,只要民衆對文化充滿信心,在論及文化時,也會想去參與文化活動….更多內容請看http://artemperor.tw/focus/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