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臺獨?國史館8月起迴歸法制 禁對岸學者調閱檔案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文化臺獨館藏大量民國初年史料國史館,向來是兩岸研究近代中國學者必訪之地;過去閱覽對象設限,但自8月1日起「迴歸法制」,陸港澳學者將不在開放閱覽對像中。外界質疑是政治考量館長吳密察表示,國史館過去沒有「依法辦事」,如今不能再無視於檔案主管機關檔案法規定,盼未來以平等互惠原則處理。

國史館日前在官網公佈《國史館館藏檔案史料開放應用要點》,強調未來將依據《檔案法》、《政府資訊公開法》、《個人資料保護法》等相關規定,提供館藏檔案應用服務,必須是:一、具有中華民國國籍並在中華民國設籍國民及其所設立之本國法人團體,二、持有中華民國護照僑居國外之國民,三、平等互惠之外國人,可使用國史館檔案館藏檔案史料。

根據《政府資訊公開法》第九條規定,第一項與要點的前兩點一樣,但第二項「外國人,以其本國法令未限制中華民國國民申請提供其政府資訊者爲限,亦得依本法申請之」的定義,國史館以教育部詢問檔案局解釋函指出,大陸地區人民不符規定,不得申請應用我國行政機關檔案。

此一變革被外界質疑是「文化臺獨」,對此,吳密察表示,國史館過去沒有依法辦事,因此對象未依法設限,如今國史館不能無視於檔案主管機關及檔案法規定,未來盼以平等互惠原則處理。

「我自己也是做研究的,知道做研究的人的需要。」吳密察表示,未來會與檔案局共同尋求「解套方法,一如我國學者到香港閱覽,需附上研究計劃對方學者推薦信,即可取得閱覽資格;或是如同臺北北京故宮文物可相互交流。他表示,未來將推動國史館能與中國南京的第二歷史檔案館(民國之後的檔案),建立「機關與機關」的檔案閱覽互惠。

►更多政治影音、報導,請鎖定【ETtoday筋斗雲粉絲團

►Live!【ETtoday直播國會現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