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見我思-建構幸福部會,首重培養文官德才

建構「幸福部會」,除可積極照顧文官權益、提升文官職場道德、完善安全且可信賴職場,亦能讓全國國民期待利國利民的「幸福國」政績。圖/本報資料照片

瑞士洛桑管理學院(IMD)發佈「2023世界人才排名」年度報告,計有64個受評經濟體,瑞士得第一、盧森堡排第二,美國排名第15、英國第35、中國大陸第41位。我國以中華民國臺灣(TAIWAN, CHINA)列名,排名居第20位,已連二年退步,落後於新加坡(第八名)及香港(第16名)。

IMD此項人才評比包括「投資與發展(培訓投資)」、「引才與留才」及「準備完善度」三大評比指標,排名結果可作爲國際人才評選及各經濟體評估推動國際留才政績之參考。我國在此三大指標中,排名分居第23、第21及第19名,屬中段班。惟「準備完善度」自2019年第12名落至2023年第19名,退步甚鉅。

IMD各類指標細項倘套用於公部門則可提升文官職場留才效能,詳加分析可以發現我國各部會行政機關局處長在諸多育才、留才、惜才、健全組織內部管理等措施,仍有再提升之空間。

臺灣以經濟發展爲生存命脈,經貿部門人才表現良否,影響人民生計頗深。民間企業尚且知曉並努力建立「幸福企業」以吸引能協助企業國際化之人才,倘公部門亦能爭相建構幸福部會,非僅是表面功夫,則藉由提升文官道德、愛民之行政效率,將可兼收利國福民、提升國家形象與厚實國本之政績!

爰本會據之並參酌文官職場現況及陳情,提出建構「幸福部會」倡議及改善文官職場環境等面向,籲請未來的總統及執政機關重視並以落實「幸福部會」目標,積極照顧文官權益、提升文官職場道德、完善安全且可信賴職場以鞏固「官好則民好」之國本,除能建構具德才文官組織留才、留德外,亦能讓全國國民期待利國利民之「幸福國」政績。

一、提升人才培訓預算:IMD統計我國用於教育培訓支出僅佔GDP之3.5%,排名落居第52位,屬末段班。人才國際經歷、語言能力兩項分別落居40及41名,亦屬末段班。「教育爲國家發展之本」,爰需執政者持續審慎考量政府預算支出分配效能,規劃正確可行的教育、育才政策,始爲鞏固國本之道。另具駐外館經驗文官,國際經歷、語言能力不缺,倘能再強化品德教化,則值得國家惜才重用。

二、IMD宜增列職員品德提升評比細項:目前全球公私部門多僅重視「才」能,但忽略「德」能,致有職場霸凌、性騷、包庇、吃案等因權力不平等所造成的欺凌現象。此可由羣居動物爲爭奪領導地位,攻擊權力小之羣聚與個體之「動物羣體心理學理論」及生物鏈可以解釋。雖出自動物本能,惟倘能發揮人類品德觀,提升組織上層成員之品德,則可消弭欺凌行爲。爰本會倡議機關內部強化職員道德教化,邀集家屬共同教化,包括最上層局處長至最底層員工,將道德內化爲機關文化,則自主道德可引導職場自律行爲,此對於引才及留纔可發揮極大效能。才能高並不代表品行高,權力大者更需堅守道德水準,否則危害組織更大。

三、積極照顧文官權益,應同時重視物質之外的心理歸屬感,並落實完善安全且可信賴職場文化:目前文官組織之照顧多僅限於休假、薪資、獎金等物質項目,惟欠缺建構文官心理歸屬感。倘因上級心態未具公正性,徒有規章但帶頭違規,則將發生組織內冤案與陳情,文官難對機關產生歸屬感,致有不如歸去之意,何能留才、引才?且在吃案文化盛行之機關內,更亦產生上下內部衝突,進一步遠離幸福部會目標,實值機關首長反省審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