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克蘭列寧雕像全被推倒 最後一座將送金屬熔化爐

▲位於烏克蘭第四大城聶伯城(Dnipropetrovsk )「列寧廣場」中的列寧雕像,在去共產主義運動後,該雕像被拆除,廣場也被改名爲「邁丹英雄廣場」(Heroes of Maidan Square)。(圖/翻攝自維基百科

國際中心綜合報導

烏克蘭「去共產主義」運動持續中,烏克蘭民族記憶學院院長維亞羅維奇(Vladimir Vyatrovich)24日表示,烏克蘭境內最後一座列寧雕像在當天被推倒,「或許在鄉村某些地方零星保存着列寧像」,但在烏克蘭的城市地區,再也見不到矗立在公共場合的列寧像了。

被推倒的列寧像有5公尺高,1985年被豎立在位於烏克蘭北部切爾尼戈夫州(Чернігівська область)的一個小城市市中心,該市離俄羅斯不遠。幾名市政工人24日一早把這尊列寧像拆下,接着運到倉庫中。市長表示,這座被推倒的列寧像能被賣掉的話,會比當作金屬處理更划算,收入將被用來市政建設,包括修建市中心的噴泉

早在今年4月份,該市政府已把這尊爲拆除的銅像放到網上拍賣,出價100萬烏克蘭格里夫納(гривна),雖然有時在一天內接到幾通電話,但迄今仍無買主。 市長稱,若找不到買家,只好把列寧像送到金屬熔化爐中,能獲得四噸半的有色金屬

據報導,烏克蘭2013年末爆發大規模民衆示威活動,當時首都基輔市中心的一座列寧像,被現場大批民衆推倒,去共產主義運動從此一發而不可收拾,也引起國家內部的二元對立。烏克蘭的共產符號支持者往往年紀較大,他們仍嚮往前蘇聯時代,並認爲當局應該優先考慮經濟下滑的問題纔對,國家不應該強制人們如何闡釋歷史

烏克蘭議會在2015年初通過四項「記憶法法案,這些法律摒棄了蘇聯紀念二戰傳統,開放了前蘇聯國家安全委員會(KGB)秘密警察留在烏克蘭境內的檔案,並尋求爲某些烏克蘭的獨立鬥士恢復名譽,其中最具影響力的便是「清除與共產主義或納粹歷史有關的所有名稱和象徵符號」。不過,在俄羅斯吞併的克里米亞、俄屬勢力分裂分子控制的烏克蘭東部地區,那裡仍然保存着大量列寧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