屋主擔憂「越晚賣價格越低」 雙北網路待售量年增近一成

▲根據房仲業者統計,北市網路待售量年增近一成,其中以大安信義內湖行政區增加最多。(圖/記者李毓康攝)記者葉佳華臺北報導

售屋、新成屋破盤搶市影響,中古屋市場也跟着受到衝擊,售屋潮浮現。根據房仲業者內部統計雙北市網路待售量,今(2017)年臺北市7~10月待售量比去年同期增加約一成,以大安、信義、內湖待售量增加最多;新北市約年增7%,永和板橋新莊列爲增幅前三名行政區。

根據永慶房仲網統計,臺北市待售量年增率前三名分別是大安區、增幅15.2%;其次是信義區、成長14.4%,而內湖區則年增11.8%,位居第三。進一步根據實價登錄資料統計大安、信義與內湖區電梯住宅房價,其中,屋齡5年內新屋與屋齡5~20年的中古屋平均房價價差約10%~13%左右。

永慶房產集團業管資深經理謝志傑表示,顯示受到新屋讓利的影響,讓新、舊屋的行情差距縮小,價差不到一成五。謝志傑指出,雖然北市大安、信義兩區新案不多,但建商爲求順銷,新案破盤出脫的案例不少,也造成價格破壞,讓兩區對於政經、價格的敏感度高的屋主,趁目前房價盤整積極求售,至於內湖區則有新屋讓利效應持續發酵,擠壓中古屋市場,讓屋主心態鬆動。

▲臺北市內湖區周邊房市。(圖/記者葉佳華攝)而新北市待售量部分,則以新莊區年增10.7%居冠;其次是板橋區成長9.9%;永和區則增加9.4%居於第三名。另外,三區的屋齡5年內新屋與屋齡5~20年中古屋平均房價價差落在6~18.7%。

謝志傑指出,由於新莊區內有新莊副都心與頭前兩大重劃區,新屋待售物件量大,供給量大增,加上今年位於新莊副都新的新案「皇翔御花園」開價3字頭搶市,讓周邊中古屋繃緊神經連帶也擠壓中古屋銷售機會,屋主售屋意願大大增加

值得注意的是,板橋區新、舊屋價差僅6.0%,意味着新舊屋價差不到一成,中古屋主不可不慎。謝志傑表示,板橋江翠重劃區自「江翠one」開出4字頭第一槍後,天花板儼然成形,加上江翠北側立地條件不差,距離捷運站不遠,造成周邊中古屋市場在比價效應下,降價壓力增,屋主「怕越晚賣價格更低」,因此售屋意願增加,造成待售量成長的主因。▲板橋江翠重劃區自「江翠one」開出4字頭第一槍後,天花板儼然成形。(圖/記者葉佳華攝) 至於永和區,謝志傑則認爲,過去房市火熱時,該區新案開價高達8字頭,但在房價經歷明顯修正後,今年指標都更案「勝開大地」開價僅5字頭,引發新一波價格戰,讓中古屋主心態鬆動,願意降價出售

謝志傑認爲,今、明兩年仍處於大量交屋期,市場賣壓沉重,預期新屋殺價競爭的趨勢難回,建議有意售屋的屋主,認清事實順應時勢變化,提早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