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急於對衝「一帶一路」 王義桅:說明成事了做對了

王義桅指西方急於對衝說明一帶一路成事了做對了。圖爲從西安國際港站出發開往哈薩克的2021年4月13日X9041次第1000列中歐班次列車。(2021年攝)。(新華社

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係學院教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院院長王義桅21日表示。最近一些西方國家急於對衝中國「一帶一路」倡議心態,越來越明顯。爲了應對「中國經濟影響力」,推出替代方案,希望這些不是政客作秀、不是爲反對而反對、也不是東施效顰,而是真心從事全球基礎設施建設──畢竟上層建築決定不了經濟基礎,搞脫鉤和反制是違反市場原則和經濟規律的。

王義桅在《環球時報撰文指出,先是G7外長會、接着8日歐盟和印度、10日歐盟與哈薩克,都很明顯主張加大基礎設施投資,來對衝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美國之前也宣佈類似基礎設施投資建設計劃。預計6月G7峰會美歐等國也會討論類似「聯通夥伴關係」計劃。

王義桅認爲,西方這些行動和心態,至少說明了三點:

首先,「一帶一路」倡議成事了,西方很着急。

西方口口聲聲把「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掛在嘴邊,那到底是誰的規則?誰的秩序?當然是西方的。實際上,如果西方的規則、秩序是完美的,「一帶一路」也不可能獲得今天的成就。當今世界在和平發展、治理、信任這四大領域的赤字有增無減,「一帶一路」國際合作正是彌合這些赤字的。

其次,「一帶一路」倡議做對了,西方也要趕「一帶一路」的時髦

「一帶一路」倡議聚焦基礎設施建設與互聯互通,現在西方也要搞基建,也要搞聯通,中方對此表態歡迎。只是,西方國內基建都在畫餅充飢,遑論幫助開發中國家?疫苗問題不僅暴露了西方的自私自利,還有西方製造、生產能力不足。更重要的是,美國搞排他性安排,歐盟搞高標準、一刀切,這都不符合開發中國家的國情,也不尊重開發中國家。

再次,師華長技制華?中方歡迎一起共建「一帶一路」。

其實,西方急於對衝「一帶一路」,並非在於這個倡議本身,而是爲了遏制中國。中西進入對等接觸、同質競爭新階段,西方藉反制「一帶一路」,也在學習「一帶一路」,目的是爲能夠制衡中國。這也是西方高喊「中國體制威脅」「制度性對手」的潛臺詞

習近平主席在博鼇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開幕式視訊主旨演講中指出,「一帶一路」將建設「更緊密的衛生合作伙伴關係」、「更緊密的互聯互通夥伴關係」、「更緊密的綠色發展夥伴關係」、「更緊密的開放包容夥伴關係」,這建設4個夥伴關係,表示中方願意同各方攜手,加強基礎設施「硬聯通」以及規則標準「軟聯通」,暢通貿易和投資合作管道,共同開闢融合發展的光明前景

王義桅強調,從接觸過的不少西方學者表示,只要相關專案有足夠想像力,如將重點放在數字關鍵部門上,而非僅僅試圖「反對中國建設的每條道路」,那麼這項努力就能取得成功。相關爭論意味着,不可能有一個單一的全球基礎設施計劃來替代「一帶一路」倡議。而西方一些學者和官員也認爲,更有可能的是將單邊、雙邊和多邊倡議拼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