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肢傷口久不癒合 竟因血管阻塞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高齡90歲的阿嬤,去年左腳大拇指皮膚突然裂開,以爲只是太冷凍傷,不以爲意;不料,其他三隻腳趾頭也陸續出現裂傷,到醫院求救,醫師看到深可見骨且已發黑的傷口建議腳踝以下截肢,讓阿嬤差點昏倒。轉至雙和醫院診治,確診爲血管阻塞,透過高壓氧療程,目前已康復,免去截肢的險境

下肢傷口久不癒合 血管阻塞惹禍(圖/健康醫療網提供)

收治患者的雙和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宋立勤指出,患者左腳大拇趾的傷口長8公分、寬3公分,經過仔細檢查發現,其同側患肢,曾通過一次血管並置放支架,不過又塞住了,透過使用導管再次打通腳上的血管,並以高壓氧療程治療及傷口清創換藥,患者的腳趾恢復再生能力肌肉和皮膚也逐漸長出來。

宋立勤提醒,尤其老年人糖尿病及長期抽菸的民衆,若出現下肢疼痛、蒼白、麻痹、脈搏微弱摸不到或足部冰冷等徵兆,初期治療方式可打通血管,改善缺血癥狀及避免組織壞死,但仍須按時服藥及隨時注意下肢缺血癥狀,發生問題應馬上回診,且做過氣球擴張或支架的血管,仍有可能會再次狹窄。

「輕忽小傷口,易發炎或癒合不易,甚至出現潰爛!」雙和醫院整形外科醫師王柏方則建議,正確的傷口處理方式應先用乾淨的生理食鹽水清潔傷口,敷上消炎藥膏,再蓋上乾淨的紗布人工皮阻隔細菌,並定期換藥;若傷口沒有好轉,最好到醫院接受專業的清創和換藥,纔不會讓小問題變成大麻煩。

資料來源: healthnew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