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育局:下學年所有中小學老師接受"專業操守和價值觀"培訓

香港修例風波”經歷一年,學生因涉嫌參與違法行爲而被捕的人數佔整體拘捕人數的四成。連日來香港教育局出臺一系列規定,一方面阻止學生搞所謂的“罷課公投”,同時也讓相關學生反思自己的行爲對社會及他人的影響,重建正面價值觀,重新投入學校生活。

據香港頭條日報網報道,香港教育局16日以“關顧學生,重回正軌”爲題,向全港中學發出通告,要求對於“行爲甚至價值觀有偏差的學生”,學校要匡扶他們建立正面思維、良好的品格和行爲,如果有學生被捕或被控,學校須爲他們制定個人化的長期訓輔計劃,並與家長緊密聯絡,包括協助他們反思行爲對自己及他人的影響,重新建立正面的價值觀等,建議學校可善用社會福利署提供的專爲改正接受警司警誡、被捕青少年偏差與違法行爲的“小區支持服務計劃”。由於個別違法個案的司法程序尚未完結,教育局提醒學校在擬定支持行動計劃時,應考慮是否影響司法程序,不應與有關學生討論證供或如何處理訴訟,但可因應行爲顯示的價值觀和品德進行訓輔,建立正確價值觀、同理心、尊重他人、守法意識等;同時應儘量採用正面方法,顧及學生自尊、個別差異及健康情況,協助他們處理情緒和理解事件

教育部門同時要求學校在9月底前,以表格形式呈報“學校就持續社會事件的跟進支持計劃”,羅列各項計劃或已實施的相關措施,包括檢視危機處理的程序及應變方法、教導學生正確使用社交媒體及分辨真假信息、加強教師情緒支持與調節培訓等。

輔導教師協會副主席、中學校長何玉芬認爲,個人化長期訓輔計劃不能以家長式的“我教你就要聽”,更宜以同行者角色與學生保持理性溝通,讓他們明辨是非。

香港“01”網引用警方的數據稱,從2019年6月至2020年5月31日,警方在“修例風波”中共逮捕8986人,其中3666人爲學生,18歲以下的未成年人有1609人,年紀最小的僅11歲;280人已遭到起訴,另有15名青少年接受警司警誡後,已經被釋放。

伴隨全國人大通過涉港國安立法,香港也加大了對學生的管理力度。針對香港反對派鼓動中學生髮起罷課公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10日向全港中小學校長髮信,強烈譴責有人以學生利益和前途做籌碼達到政治目的。信中稱,所謂公投既無憲制基礎,也無法律效力,學校不應任由學生參加這些毫無意義的活動,更不應允許任何模式的罷課。楊潤雄要求校方提醒學生不應把學校當成表達政治訴求的場地,並勸阻學生唱有政治信息的歌曲等。

在對教師方面,教育局要求所有中小學新入職、現職與晉升教師,下學年起接受指定時數的“教師專業角色、價值觀及操守”課程,內容有教師專業標準參照、教師專業操守與指引等,其中前者包括理解《基本法》精神,尊重法治爲香港的核心價值。特首林鄭月娥早在15日敦促社會同聲譴責罷課公投,稱近年政治入侵校園令人擔憂,別有用心的人借某些活動或行爲向學生灌輸歪理,散播敵視國家和政府的言論,甚至鼓動他們公然做出鼓吹“港獨”及以身試法的行爲。她強調,在教育議題上特區政府不是旁觀者

港媒注意到,九龍塘香島中學傳出有音樂科教師因未阻止學生在考試時演奏政治歌曲,而未獲校方續約。校方發表聲明強調該校是傳統愛國學校,校董會一貫按既定程序審慎處理教師續約事宜,考慮因素之一是能否貫徹學校辦學理念。在去年被激進示威者佔領、校園幾乎成廢墟的理工大學,有學生12日擅自在校內豎立所謂“勇武示威者”雕像,並插上黑旗,似有後續行動。換在半年前,校方大多會忍氣吞聲,碰也不敢碰,但這次二話不說就將雕像移走,理由是此舉未得到學校同意,不符合規定

嚴依規則管治是制亂良方”,香港《星島日報》以此爲題發表社論稱,最近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厲言會嚴格執行《公務員守則》,不允許部分公務員再任意搞政治行動;教育局局長楊潤雄也向學校表明“師生不可參與罷課”,“如此種種,都顯示當局決心重整規範、恢復秩序,這是由亂到治的重要一步”。文章說,過去一年,一些學生被鼓動上街參與暴力行動,但校方爲迴避壓力,往往採取彈性態度,不想嚴格執行校規,導致許多學生陷於激進狂潮不能自拔,慘成階下囚,“必須以規則治校,纔可免更多學生受害”,這對學生、教師與家長都是大大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