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變抗疫力量

艾樂比手作烘焙坊嘗試外送的銷售方式,其中乳酪四重奏相當受歡迎。(艾樂比手作烘焙坊提供)

德國在解封之後,餐廳重新開業美食上桌。(CFP)

德國在實施餐廳暫停營業時,有民衆發起「先付錢後吃飯」,在解封之後回到餐廳用餐。(CFP)(飲酒過量 有礙健康)

新冠疫情大爆發,全臺防疫警戒進入第三級,除了乖乖待在家中減少出門,消費者還能做什麼?近期在社羣平臺引起不少討論,有人擔心居家周邊小店家沒生意而倒店,於是發起讓店家變成社區廚房的「外帶自取」行動,或者有民衆想施行德國疫情期間發起的「先付錢後吃飯」的想法,都是讓看似分散的消費也能凝聚成一種抗疫力量,讓市場持續轉動,助社區小店家,也幫助家戶疫後迴歸。

費用備妥 避免找零接觸

每遇疫情升級,出現搶購物人潮,爲的是能在家「自煮管理」,但眼看全國第三級警戒延長至6月14日,有些家長已開始擔心接下來的居家飲食再度發生問題,面對長期抗戰,總不能天天開罐頭、吃泡麪。一名科技公司主管林先生即表示,爲了解決中午和晚餐,他會打電話去熟悉的店家預訂,然後直接開車去外帶,雖然疫情緊急,可是很多人不做生意,生計是會出問題的。他認爲在做好防護的前提下,還是可以多多支持這些時常光顧的店家。

林先生建議,除了先電話訂,同時也準備好該付的費用,如此就不用讓店家再去找錢,既能準時用餐,也能避免不必要的接觸,最重要的是店家還能如常做生意。艾樂比手作烘焙坊老闆Alvin表示,自去年疫情爆發以來,網購取代許多實體購物,但是仍有許多店家和他一樣因利潤有限而無法上架網購平臺,至今仍在持續努力經營,面對這波疫情來襲,一方面調整人力,提供外送服務近程運費自己吸收,較爲遠程外送則將運費補貼員工,若是消費者也能採行預訂,這對公司的運轉會有更大幫助。

德國前例官網訂餐

其實,德國在疫情爆發時就有人提出「先付錢後吃飯」的想法,據當地業者分析,如果一般餐廳連續關閉五週,很可能就會面臨破產的問題,因而發起先上餐廳官網訂購餐點,待疫情趨緩之後再去店裡用餐,店家也會先有一筆收入,支付房租等開銷維持基本運轉。據知發起這項行動已累計40萬美元的消費。

先勢集團創辦人楊忠翰觀察,近期包括因學校停課不停學、企業採取人力分流、在家工作的方式,學區周邊、商業區周邊店家生意大減,未來是否能撐到正常上班上課,都需要持續觀察,他個人除了持續訂購喜歡店家的食物,也認爲政府可基於疫情的特殊情況,放寬對儲值券、預購券的相關規定,讓店家能進行更有彈性營銷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