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乾祥專欄-雞鳴狗跳狗來富 紅包行情可期待

對即將到來的狗年,從臺灣經濟成長率(GDP)維持2.2%成長表現與大盤成交量能明顯,指數將受基本面維持與資金面改善,產生評價面提升激勵,有攀登高峰向11,500點挑戰機會。但因過去一年半來,臺股未曾出現千點以上中期修正,因此戊戌雙土狗年股市必須面對指數登上高山後的必然震盪,因此用雞鳴狗跳來形容近2年臺股走勢也頗爲貼切。

農曆新年對臺股投資人而言,普遍存在着紅包行情殷切期待,但事實是否如此?過去十年全球股市處於金融海嘯後復甦的大多頭環境,但在農曆年前15日,歐美主要股市上漲機率普遍低於5成,僅有臺股、深股與東協的印尼、泰國、菲律賓、越南等上漲機率達6成以上。

而農曆年前5日上漲機率,歐美國家除美國與巴西股市略攀升到6成外,臺股與上述東協國家仍維持先前6成或之上水準,並有滬深二市上漲機率躍升至9成以上,顯示有華人影響力地區股市,農曆年前表現不差並優於歐美,尤其陸股更有年節前股市加溫氣勢。

至於農曆年後全球股市表現,在年後5日、10日及20日上漲機率皆超過7成的股市,計有臺股、滬股、東協的印尼、馬來西亞、泰國等地,且上漲機率較農曆年前進一步攀高,其中臺股在年後10日與20日,上漲機率更攀升到9成高水準,較全球股市表現更爲突出。

此外,從臺股年後5日、10日及20日股市平均漲幅來看,則分別有1.4%、3.5%、4.4%漲幅,大幅領先全球股市表現,凸顯農曆年後的資金面轉豐沛,加上臺股投資人普遍有着一年復始萬象更新的新年期許,在對新的一年的企業獲利與產業前景皆樂觀期待下,臺股農曆年紅包行情確實其來有自。

當然,在這波景氣擴張循環下,美股扮演領頭羊角色,是近年全球股市屢創新高最大功臣,據FactSet統計,S&P 500企業獲利預估,去年第4季仍有10.5%成長率,加上今年仍可維持雙位數成長率,因此未來企業財報公佈仍可爲美股提供上漲動能,並持續激勵全球股市後市表現。

對今年臺灣經濟成長而言,企業加薪可望帶動內需回溫,外銷出口也將因智慧手機新機出貨與人工智慧(AI)發展帶來半導體需求,及電動車等車用電子出貨加溫而維持熱絡情景。至於臺股去年底15.6倍本益比與3.95%高殖利率表現,仍將是外資在新興市場佈局重要考量,從外資去年12月臺股賣超340億元后,已在今年1月18日前轉爲買超470億元,可知其已展開新年再進場佈局。

在指數順利攻佔11,000點後,隨着年關到來資金吃緊與長假退場效應,臺股出現過往年前壓縮也屬正常,但無礙年後隨即而來的狗來富挑戰11,500點發展,年前壓縮反而是逢低爲年後紅包行情再佈局時刻。從歷年類股年前上漲機率表現優於大盤集中在電子、紡纖、鋼鐵,到年後擴散至電子、電機、化工、生技醫療、及百貨等產業,顯示農曆年的消費旺季題材,搭配創新科技趨勢與政策偏多類股,預估爲紅包行情主軸。

今年科技與創新技術仍將聚焦在AI、自動化製造、5G大數據、電動車與車電、智慧音箱、3D感測、OLED、及近期應用面崛起的Mini LED等次產業。這從日前CES展中得知,AI晶片應用領域擴大,可激勵臺股最具優勢的晶圓代工及IP服務業者營運長期動能,且從AI延伸到智慧家庭裝置、自動駕駛領域等,科技新品趨勢仍爲臺股選股中不可缺席方向。

至於第1季傳產股因農曆年帶來旺季效應,相關內需消費產業也是市場注目焦點,除需求旺季可帶來百貨與汽車類股業績表現外,企業掛牌鬆綁的政策偏多加持,也可激勵久未表現的生技股出現補漲行情,可提供非電子股佈局操作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