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從平權與母性之間看社會

▲隨着科技的進步,工作與生活型態持續變遷中,傳統性別分工會變得模糊,加上民主與自由的當代主流,跳脫傳統的束縛順勢調整人們觀念有其必要。(示意圖/取自免費圖庫

薛承泰臺灣大學教授,前政務委員

母親節那天,我帶着太太回孃家。因父親早逝,母親也於四年前去世,近年來母親節當然就是到鄉下去看八十五歲的岳母

吃過晚飯,突然聽到岳母家鄰接廚房雜物間傳來野貓嚎叫聲,我跨出門前去探究,即看到剛從雜物間上方掉落在地上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貓;說時遲那時快,母貓立即從約2公尺高躍下,快速叼走小貓,跑往牆角櫥櫃邊。此時,我才發現已經有兩隻小貓躲在櫥櫃底下;同時,從雜物間又傳來另一隻小貓的叫聲。於是母貓快速穿過我身邊,敏捷而有節奏地分段跳上雜物間上方,尋出最後一隻小貓將牠叼下。四隻小貓安頓在櫥櫃邊,母貓立即跑向芋頭田邊尋找食物

這就是母性!母貓分娩前須找到隱藏處,生下一窩小貓後小貓們居然也能不出聲,讓屋主人未曾察覺。在過去的幾天,母貓不知哪來的本事找到食物,補充自己的體力提供足夠的奶水讓每隻小貓存活。直到小貓們有能力走動,母貓即開始尋覓其他藏身處。看到母貓瘦骨如柴,不像是可以生出四隻小貓的身形,而每隻小貓卻是健康而活潑,依畏在母親的身旁。內人看了不忍,立即從廚房拿出一些食物...。

住在都市裡的人或許不常看見此景象,而只能從影片中觀賞一二。其實,動物都有其「天性」,例如不論家貓或野貓,從小都會自己掩埋糞便,而公狗小便會擡腳,不必學就會;可是狗不會學貓去掩埋其糞便,公貓也不會擡腳尿尿。然而,除了各自的天性,在動物界卻有共通的「母性」,這是物種能夠不斷繁衍的生物本能;而雄性通常也會扮演起保護子女以及母性的責任,即形成所謂的家庭,特別是人類

人類自稱在地球上最爲進化的物種,曾幾何時,性別平權成爲顯學,而最容易受到質疑的,即是政治上的權力不均以及家庭與職場中分工的不平。確實,在傳統社會政治層面幾乎都是男性在主宰,然而,這羣人畢竟佔不到人口的千分之一,而且經常是在腥風血雨中收場,或在征戰中結束了生命。莫怪乎李白感嘆「古來聖賢皆寂寞,唯有飲者留其名」,蘇軾的「大江東去,浪濤盡,千古風流人物」,更爲悲壯!

由於傳統庶民社會纔是多數人的生活所在,很不幸,許多的男子十七八歲就被徵兵或爲役伕,從此一去不回,家中留下妻兒寡母,苦守家園望眼欲穿。當然這可以歸咎於君王的好大喜功或頻於徵戰,反過來說,歷史上有過多久物產富饒安居樂業的時刻呢?就是沒有這些條件,才觸動上位者謀求出路,爲了解決苦難而帶來新的苦難!杜甫的「兵車行」有一段話,「...信知生男惡,反是生女好。生女猶得嫁比鄰,生男埋沒隨百草。君不見,青海頭,古來白骨無人收。新鬼煩冤舊鬼哭,天陰雨溼聲啾啾。」這豈是用「男性沙文主義」一詞可以說得清楚的?

再看看發生在一千一百年前的另一段歷史,後蜀皇帝孟昶即位之初曾勵精圖治,還頒佈了四句流傳至今的官箴:「爾俸爾祿民膏民脂下民易虐,上天難欺!」,可是他晚年生活荒淫,奢侈無度,最後被趙匡胤率兵攻入。孟昶鍾愛花蕊夫人,眼見國破家亡,在趙匡胤面前寫下「君王城上降旗,妾在深宮哪得知,十四萬人齊解甲,更無一人是男兒」。意在於男人豈可不像男人,無法保家衛國,捍衛妻兒子女!這不只是女性觀點,男性難道不也如此認爲嗎?

作爲一個學者,我思考,隨着科技的進步,工作與生活型態持續在變遷中,傳統的性別分工會變得模糊,加上民主與自由的當代主流,跳脫傳統的束縛,順勢調整人們的觀念有其必要,但我不輕易去污名化傳統來正當化當前的「革新」,畢竟今天將會是未來的傳統。我更不會去顛覆「母性」的偉大,畢竟那是「人性」的根基。

熱門推薦》►臺灣人力結構世界最好,政府知道嗎?

►看更多【薛承泰】專欄

►隨時加入觀點與討論,給雲論粉絲團按個贊!

●以上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雲論》提供公民發聲平臺,歡迎能人志士、各方好手投稿,請點此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