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院內感染 醫師:若政府承認社區感染可提早診斷

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社區感染延伸成的院內感染,如果政府承認社區已經產生感染,對社區病例要提高警覺,社區產生的症狀就可以被檢測,他就可以提早4、5天被診斷出來,可以減少院內感染。(王英豪攝)

國民黨團1日召開「新冠疫情變化加速,防疫措施建議提升」記者會書記長萬安首席副書記長林奕華、立委張育美出席,前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蔡明忠、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與會。蔣萬安表示,當前民衆醫療單位需要「足夠、合宜的防護」,政府就「戴口罩時機」也要重新訂定一套符合現況基準。(王英豪攝)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宣佈發生院內感染新冠肺炎,中華民國防疫學會榮譽理事長王任賢表示,這顯然是社區感染延伸成的院內感染,如果政府承認社區已經產生感染,對社區病例要提高警覺,社區產生的症狀就可以被檢測,他就可以提早4、5天被診斷出來,可以減少院內感染。

王任賢分析,這次院內感染是因爲接觸到第34例感染者,他住院到第12天才被送檢,第14天才診斷他被感染新冠肺炎,他一開始的狀態屬於社區型病例,他是來看低血糖,而不是呼吸道症狀,醫院尊重政府所說,目前還只是「零星社區感染」,即使有顧慮也不能送檢。

王任賢指出,這個病人在第7天產生呼吸道症狀,醫院也沒法送,他要產生了肺炎才能送,現在紓困條例過了之後才能送,但這中間已經延誤了12天才隔離。他認爲政府應該要承認社區感染已經發生,不要限定在那幾個旅遊點回來的才能診斷,「沒承認社區感染,沒有做好因應措施,才發生了院內感染。」

醫師公會全聯會秘書長蔡明忠醫師則呼籲,應該要讓新冠肺炎高致死率族羣減少去醫院,特別是冠心症、糖尿病高血壓患者,看是否能透過網路看診,而法律規定非經親自診斷不得給藥的規定,在這緊急時刻可能要請立法院思考有沒有修法可能。

至於民衆該如何戴口罩?蔡明忠認爲民衆要提高自我意識,不去人羣聚集處,不接觸、不碰觸是最好的原則。王任賢則表示,呼吸道傳染病最怕風,「有風就沒病」,通風處或許不一定要戴口罩,但人多的封閉空間就需要戴,他也建議政府應該針對這類場所力行戴口罩政策

國民黨團書記長蔣萬安則表示,越來越多醫師及專家出面呼籲,「健康的人不用戴口罩」的說法可能已經不合時宜,請政府重新思考,口罩配戴政策是否有調整的空間?目前實名制成人7天領兩枚口罩,國人是否夠用?如果沒有辦法增加的情況下,有沒有其他替代方案?當前民衆、醫療單位需要「足夠、合宜的防護」,政府就「戴口罩時機」也要重新訂定一套符合現況的基準。

蔣萬安也指出,有不少民衆反應演唱會進香團溫泉大衆池、健身房團體運動課程等人羣可能的聚集處,要如何判斷是否安全?需要政府按疫情及社區感染的嚴重程度,訂定出羣聚活動規範準則,不論活動性質,只有疫情影響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