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透視》要和平避戰爭 侯走平民風兩岸路線

新北市長侯友宜22日結束「新加坡參訪之旅」搭機返臺,他下機致詞時說,我們必須盡力避免衝突引發戰爭,並強調「借鏡星洲、榮耀臺灣」。(範揚光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出訪新加坡,不僅一次補足外交、兩岸學分,相較民衆黨主席柯文哲選擇訪美,副總統賴清德未來也可能訪美,侯選擇先前往星國,借鑑星國處理地緣政治經驗,避免衝突引發戰爭,讓人民安心過好日子,以平民風的兩岸路線,加上他擁有全臺最大城市的治理經驗,再借鏡星國「城市國家」的理念,侯友宜自新加坡返國後,已具備領導人宏觀思維,朝總統大位全力衝刺。

侯友宜從政以來貫徹「好好做事情」理念,刑警出身一生奉獻給中華民國,因專心市政而蓄積龐大政治資本,在藍綠對立的政壇,走出獨特的「侯氏路線」,親民、勤政的形象深植民心,隨着2024選戰倒數,政敵們改抨擊他的國際觀、兩岸論述等問題。

爲了補齊外交國際的學分,各政黨總統候選人選擇出訪國外,但有別於柯文哲、賴清德將美國列爲外交首站,侯友宜選擇前進新加坡,意涵卻是更爲深遠。

新加坡雖是個面積僅728.6平方公里、人口約545萬人的「城市國家」,但在兩岸、國際都扮演和解、和平的重要角色。1993年兩岸第一次辜汪會談、2015年前總統馬英九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會面,甚至於2018年時任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會談,不約而同都選擇在新加坡舉行。

新加坡在國際、兩岸中都扮演關鍵角色,戰略位置也與臺灣相似,侯友宜選擇出訪星國,便是透過行動向民衆告知,早已具備有國際及兩岸的思維與能力,此行收穫滿滿,不僅與星國未來的接班人副總理黃循財會面,同時更將期盼和平的心聲傳遞給國際,拋出「務實交流」的兩岸論述。

如同侯友宜在《大城小國》書中自序就提到,「許多人認爲我是一個憨慢講話的人,我認爲自己是一個『坐而言,更要起而行』的行動派!」侯友宜選擇的第三條路線,並非是二分法的親中反美或親美反中,而是效法新加坡這城市國家,進一步深化大城小國的經驗,從新北出發帶領全臺灣。

侯友宜的星國行,凸顯他在美中臺情勢緊張時,仍能走出屬於自己的路,更在以往被質疑的國際觀、兩岸論述上繳出漂亮的成績單,打出了更上層樓的一手好牌,這也將成爲攻取總統大位的墊腳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