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論/堅持兩岸和平 走該走的路

中國時報社論

海峽論壇即將舉辦,陸委會宣佈最嚴「禁令」,極盡阻擾之能事,但國民黨中央拍板定案,由前立法院長王金平、國民黨秘書長李乾龍率團參加。海峽論壇雖被一些人諷爲「統戰大拜拜」,但在臺海緊張,兩岸關係及國共關係均渾沌不明的情勢下,即將舉行的第12屆論壇,有三點指標性意義。

第一,王金平已無黨公職身分,此次登陸卻由國民黨中央正式宣佈,且黨秘書長李乾龍隨團,象徵國共平臺重回正軌。第二,陸委會重話警告參加海峽論壇的觸法風險,但國民黨及黨主席江啓臣無所畏懼,以實際行動宣告國民黨不會淪爲「小綠」。第三,王金平政治圓融、超越藍綠、堅持中華民族立場,多次傳出受邀擔任海基會董事長,王金平未來的溝通角色有想像空間。

在登陸參會消息披露之初,王金平曾以「我們走該走的路」迴應媒體詢問,在前所未有的政治壓力下,王金平確定率團出席海峽論壇,重新品讀這句話,更富有深意。

王金平本土藍最大咖

首先,王金平口中的「我們」是誰,這對國民黨、民進黨乃至整個臺灣社會來說,都是一個大哉問。衆所周知,兩岸、統獨是臺灣內部最難有共識、撕裂最嚴重的議題之一。即便在藍、綠、白陣營內部,兩岸議題的共識整合都難上加難。綠營內部不滿蔡政府堅守《中華民國憲法》的聲音一直存在,藍營則剛剛走出兩岸路線左支右絀的困境,國民黨全代會以重申九二共識的「江八點」穩健定調。

王金平是「本土藍」最具分量的人物,也是最擅長溝通、整合朝野不同意見的「喬王」。王金平口中的「我們」當然可以先理解爲藍營內部,蓋因過去半年內,要不要九二共識的議論紛紛擾擾,其中固然包含藍營對自身兩岸論述被動的焦慮,但也有綠營刻意挑撥分化、誘使國民黨放棄根基的策略。

在這個時間點,王金平代表國民黨出席海峽論壇,當然有爲「江八點」背書意涵。「江八點」儘管遭到深藍、統派詬病大陸輿論也有所質疑和苛責,但總體抓住了兩岸和平基本的元素:「一中」和「反獨」。同樣,陸方決定邀請王金平、李乾龍以國民黨代表團的名義參加論壇,基本可以視爲北京對江啓臣時代國民黨兩岸論述的認可,這也意味着,年初以來藍營內部、國共之間就兩岸路線的互疑與困惑已暫告一段落。

對於精於政治謀略、行事有分寸的王金平而言,此次頂住壓力登陸,不僅有整合臺灣各色光譜、各個黨派的「考慮」,相信也有一定「把握」。臺海情勢、兩岸關係的確已經瀕臨危險關頭,蔡政府又一直希望和大陸對話溝通,希望王金平此行當然不僅「代表」國民黨,而是傳達臺灣主流民意對兩岸關係的憂慮和訴求。媒體報導,王金平願行前面見蔡總統,站在兩岸和平立場,自應樂觀其成。

只要兩岸和平信心

如果王金平此行成功與大陸全國政協主席汪洋對話,並爭取到北京高層對維持兩岸和平發展、經濟合作、民間交流的公開或私下的承諾,相信蔡政府就不會重複過去的抹紅和攻擊,而能以超越黨派、站在全體臺灣人民的立場,正視和肯定王金平的橋樑角色,並以此爲契機,促進臺灣社會對兩岸關係的共識。

同樣,王金平談到「走該走的路」,也令人感慨萬千。因爲自從15年前出現「馬王心結」以來,王金平和歷屆國民黨中央若即若離的關係,以及與在野政黨的融洽互動,一直被外界揣測爲王金平「要走自己的路」。但此次王金平不畏壓力登陸,其實也打消了外界各種猜測,「該走的路」比「自己的路」更凸顯出王作爲「臺灣公道伯」的自我標籤

在目前情勢下,「走該走的路」對思考中美臺大三角關係也有啓示。對大陸而言,北京高層已經對美國的極限施壓、脫鉤政策,做出「不隨之起舞」的決定。大陸維護中美合作交流大局,同理也應該呵護兩岸來之不易的和平發展,何必隨哪些佔臺灣民意非主流臺獨起舞?何必做出實質上配合少數臺獨期待的兩岸脫鉤決策?

2020大選後,大陸內部對臺鷹派聲音不斷,包括斷ECFA、經濟制裁武統以及「放棄」國民黨等觀點。事實證明,國民黨並沒有自我放棄,在敗選和外部壓力的惡劣環境之下,還是守住了一中、反獨、支持兩岸交流合作的底線。大陸更不應該放棄國民黨、放棄兩岸和平,同樣也不應放棄和蔡政府、民進黨及背後支持他們的臺灣民衆的溝通、對話和說服工作。

當然,一場「海峽論壇」、一次王金平的登陸,很難改變兩岸困局,更難撼動「中美結構性對抗」的大環境,但「信心比黃金重要」。只要兩岸和平的信心還在,兩岸走向「心靈契合、政經融一」的方向就不會迷失,這就是「我們走該走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