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支付普及 陸央行坦言:拒收現金行爲難杜絕

大陸央行坦言,拒收人民幣現金行爲難以杜絕。(圖/中新社)

中國人民銀行(大陸央行)29日召開拒收人民幣現金專項整治工作媒體吹風會,人行貨幣金銀局副局長張萌坦言,受市場競爭、成本控制、數位化轉型等多方面因素影響,拒收現金行爲仍難以完全杜絕;未來4個月,人行將集中做好拒收現金專項整治工作。

人行貨幣金銀局局長羅銳表示,10月起,人行開展爲期半年的拒收現金專項整治工作。截至11月末,中國流通中現金(M0)餘額爲11.02兆元(佔M2的比重爲3.8%),繼續保持上升趨勢,年增長10.5%。

對於拒收現金行爲仍難以完全杜絕,張萌表示,首先,線下場景與行動支付捆綁。越來越多的線下經營主體採取線上預約、掃碼點餐等服務模式,客觀上使得現金使用場景大幅減少,甚至導致一些場景不再提供線下服務,造成現金使用難。

其次,部分經營主體收取現金的意願下降。尤其是消費羣體偏向年輕人、現金交易佔比較低的經營主體,維持現金收付服務的意願下降,不願增加在準備零錢、配備錢箱、培訓收銀員、前往商業銀行存取現金等方面的支出。

第三,部分商業銀行現金服務不足。出於節約成本等考慮,減少現金辦理窗口、ATM機具數量,零鈔兌換、殘幣回收等現金服務水準有所下降,無法充分滿足客戶特別是小微經營主體的現金需求,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部分經營主體收現意願。

當前,現金使用以農村地區和老年人(65歲以上)爲主,特別是縣域老年人對現金依賴較強。張萌表示,據抽樣調查,老年人中經常用現的人數佔比超過75%。其中,縣域老年人經常用現人數佔比爲80.4%,城市地區老年人經常用現人數佔比爲67.6%。此外,批發零售等行業的小微商戶、進城務工人員等使用現金也比較多。

羅銳指出,整治拒收現金工作,主要目的有三個方面。首先,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保證現金順暢使用是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的基本要求。其次,維護公衆的合法權益,滿足公衆特別是老年人等羣體對現金的需求。另外,保障多元化支付方式和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