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到拒收現金怎麼辦?央行出手支招:暗訪巡查!

(原標題:遇到拒收現金怎麼辦?央行出手支招

估計很多人還記得半個多月前,湖北宜昌一位老人冒雨用現金交醫保被拒,很令人心酸

如今,央行出手了!

12月15日,央行根據我國相關法律法規,結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實施方案的通知》有關要求,現就規範人民幣現金收付行爲發佈《中國人民銀行公告〔2020〕第18號》(下稱公告)。

公告指出,規範現金使用行爲的基本原則在於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鼓勵支付方式和諧發展,尊重公衆自主選擇權,不得排斥和歧視現金支付

此外,公告還對現金收付主體、現金收付服務主體、現金收付生態提出相應的規範要求。比如,公告要求金融機構客戶面對面辦理金融業務涉及現金收付及費用繳納的,金融機構應在營業場所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等。

值得注意的是,在15日的吹風會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同時深入研究人民幣流通環境發展的規律,提高工作前瞻性針對性,提升整治的效果

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現金服務作爲基礎性業務

央行表示,公告出臺的原因在於,經過近幾年的宣傳整治,拒收人民幣現金問題總體得到緩解。但仍有一些商戶、機構等主體對自身在現金收付中的責任和義務存在不同程度的認識誤區和偏差,或者基於成本控制、用戶體驗等原因,存在不願意收取現金等現象。特別是今年新冠肺炎疫情的出現,對現金收付環境又產生了新的影響,拒收現金問題有所反彈。

對此,央行在公告中對行政事業性收費單位公共服務機構、交通運輸部門等現金收付主體,對金融機構、非銀行支付機構等現金收付服務主體提出了規範要求。

針對金融機構,公告顯示,與客戶面對面辦理金融業務涉及現金收付及費用繳納的,金融機構應在營業場所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金融機構作爲行政事業性收費或公共服務收費受託方的,應設置人工現金收付通道。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將現金服務作爲基礎性業務,充分考慮現金使用需求及存取便利性,確保現金業務網點及自助現金機具等基礎設施的覆蓋率和保障水平滿足公衆需要。銀行業金融機構應加強對在本機構開設賬戶的經營主體的宣傳引導,引導其嚴格遵守現金收付規範。

針對非銀行支付機構,公告指出,應充分考慮非現金支付與現金支付的兼容性,做好對服務對象的提示,不得要求或誘導其他單位、個人拒收現金或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支付,不得通過各種形式宣傳無現金支付或歧視現金支付概念。

對於公衆,遇到現金被拒收的情況怎麼辦?央行表示,公衆或消費者發現拒收或者採取歧視性措施排斥現金的,應妥善保留相應的證據或線索,通過城市政務熱線、消費者權益保護、金融消費權益保護等各種渠道進行投訴、舉報,人民銀行將會同相關部門及時處理。

圖片來源:每日經濟新聞 劉國梅

央行:下一步將採取暗訪巡查等方式繼續強化日常監管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前不久,國務院辦公廳下發了《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明確要求保留傳統金融服務方式、不得拒收現金、強化支付市場監管,並對人民銀行作出職責分工,目前該項工作進展如何?

對此,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已有落實措施。具體看來,一是堅持問題導向。對於拒收現金新問題和新現象,既要關注拒收現金的基本特徵,又要準確把握其在不同領域、場景的具體表現,精準定位,分類施策,確保實效。

二是堅持金融爲民。整治拒收現金工作是人民銀行金融爲民的基礎工程,以服務消費、暢通支付流通環境、保障民生爲指導,以維護人民幣法定地位、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發展、尊重公衆選擇權爲根本目標,既鼓勵多元化支付方式的發展,又要充分發揮各種支付手段的優勢,更要尊重公衆的選擇權,滿足公衆多層次的支付需求,打造多元化支付條件下現金和諧流通環境。

三是堅持持續整治。要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開展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深入研究現金流通環境發展規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提升整治效果。

四是堅持治疏並舉。要暢通投訴、舉報各類渠道,及時迴應公衆反饋;對涉及公共服務、民生以及公衆關注度高、影響範圍大的拒收現金主體,要嚴肅整治;將整治拒收現金宣傳作爲重要內容,突出典型案例、不同場景下的現金收付要求等重要內容,精心策劃,提升宣傳效果,引導社會各界共同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

五是堅持協同治理。要會同地方政府,調動多方力量構建協同配合的管理體系;要主動對接基層社區,發揮服務功能,打造以基層社區爲基礎的治理格局;要依託商業銀行,建立網格化管理機制,爲整治拒收現金工作提供有力支撐。

會上,央行有關負責人表示,下一步將繼續強化日常監管,通過暗訪巡查等多種方式摸底排查;建立違法主體名錄庫,重點跟蹤、持續整治;同時深入研究人民幣流通環境發展的規律,提高工作的前瞻性和針對性,提升整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