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中學生自訪創作 紅樓策展白色記憶

雄中百年校慶系列活動,雄中師生29日推出「光明總會看見—雄中的白色記憶」人權展。(高雄中學提供/袁庭堯高雄傳真)

雄中百年校慶系列活動,雄中師生29日推出「光明總會看見—雄中的白色記憶」人權展,學生透過版畫、文字等方式,在紅樓二樓展出雄中曾捲入「白色恐怖」的師生故事。

校方表示,活動的源起來自於出版多年的《無法送達的遺書》出了新版,修訂部分內容,中山大學社會系教授林傳凱新寫了兩個章節。其中一個章節來自高雄中學畢業生王文培的故事。

王培文與他的父親王大銘先後捲入了1950年代白色恐怖的浪潮中,王培文因爲參加地下黨宣揚自由思想,在逃亡歲月中的一場婚禮前夕被捕,最後遭槍決。他的父親則以「包庇匪諜」的罪名入獄,最後在監獄中罹患精神官能與營養不良等症狀過世。

林傳凱分享了一些高雄中學相關的「白色歷史」,引發了一羣熱情的雄中老師的注意。老師再介紹學生們陸續加入,組成讀書會,決議在今年高雄中學百週年校慶推出小展覽,把雄中曾捲入「白色恐怖」的師生故事帶入展覽,讓「寫史」的主體轉移到學生身上,成爲一種培力與協力的學習。

學生們也透過和王文培家人的見面,紀錄了更多史料,透過馬場町、三張犁公墓等人權遺蹟的參訪,感受歷史的沉重,也將自己閱讀後的心得以版畫、文字和各種方式呈現。

監察院長陳菊親自出席開幕式,她強調自己經歷軍法審判,被囚禁在監獄中長達6年,最能同理白色恐怖受難者的感受,雄中讓學生保有自由開放和對民主的熱情,讓她非常感動,期許新的年輕世代能延續並珍惜先人奮鬥留下的珍貴資產,讓臺灣的民主自由延續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