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冠文自編自導自演 70年代主宰影壇

香港藝人許冠文憑着電影「一路順風」獲提名角逐本屆金馬獎影帝,雖然未能獲獎,對於今年74歲的許冠文來說,着實不容易。

對於許多臺灣年輕影迷來說,許冠文的名字可能比較陌生,但對於香港廣大影迷來說,他卻是至今家喻戶曉的藝人。

許冠文一家4兄弟,取名文、武、英、傑。四人中有3人從事演藝事業,其中許冠文和許冠傑更是獨當一面,前者雄霸影壇後者則被封爲一代「歌神」。

許冠英藝壇成就雖不及兩兄弟,但其「搞笑」形象至今也是藝壇一絕,在某些方面無人能及。

許冠文爲廣東人,20世紀50年代隨父母來港,少時家境不富裕,住在政府資助興建的公屋,但幾兄弟學習勤奮,取得較好學歷

許冠文在師範學院畢業後曾當過教師,其後進入無線電視臺節目主持人。70年代初,許冠文獲大導演李翰祥賞識,在邵氏公司電影「大軍閥」出任男角

而初次在電影演出的許冠文大獲好評,「大軍閥」當時的票房超過港幣300萬元,成續驕人

其後,許冠文參與拍攝多部電影。1974年,他轉投嘉禾電影公司,與弟弟許冠傑合作拍攝粵語喜劇片「鬼馬雙星」,創下600萬元票房佳績,打破香港影片的票房紀錄

在「鬼馬雙星」後,許氏兄弟隨後製作天才白癡」、「半斤八兩」、「賣身契」和「摩登保鑣」等電影,每部電影都叫好叫座,雄霸當年香港電影市場

許冠文的電影經常以老闆和打工階層主角,前者尖酸刻薄,後者受盡剝盡;他自己扮演老闆,弟弟許冠英和許冠傑則扮演被剝削的員工,而許冠傑又兼具見義勇爲的性格

三兄弟在電影中不同的性格踫撞起來,加上電影以輕鬆幽默方式表達,往往擦出歡笑的火花,深獲普羅大衆共鳴。

1982年, 許冠文憑着「摩登保鑣」獲得第1屆香港金像獎最佳男主角

談起喜劇,年輕一代可能只記得周星馳,但回顧香港過去40年的電影史,許冠文絕對是第一代電影笑匠,是笑片一哥

許冠文也因此被視爲藝壇笑匠,他的談話用語,以舉手投足之間,都散發出陣陣幽默,令人內心微笑

過去10年來,許冠文已少有製作電影,幾乎處於息影狀態,如今以超過70的高齡參與演出「一路順風」,重拾電影光輝,其對電影的精神令人敬佩。1051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