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勉生 》別找不爲人知的「國家」取暖

外交部長吳釗燮(圖)1日宣佈,我國將與非洲國家馬利蘭共和國以「臺灣代表處」及「索馬利蘭代表處」的名稱互設官方代表處。會中,吳釗燮展示今年2月26日與來訪的索國穆雅辛外長共同簽署《中華民國(臺灣)政府與索馬利蘭共和國政府雙邊議定書》的照片。(劉宗龍攝)

媒體報導,蔡政府有了外交突破,位於非洲東北角的索馬利蘭將派官方代表駐臺。《索馬利蘭紀事報》日前報導,過去一段時間,索馬利蘭和臺灣逐漸發展關係,包含臺灣政府代表來訪,索馬利蘭外交與國際合作部也曾拜訪臺灣。

消息人士指出,索馬利蘭總統比希任命了一位派駐臺灣的代表,負責索馬利蘭與臺灣長期發展關係,包括高層級的官員互訪。該名消息人士還補充,臺灣政府已於今年初在索馬利蘭建立了據點,正在就能力建設和其他技術領域密切合作。

蔡總統就任4年連斷7個邦交國,如今謀求與索馬利蘭建立關係,甚至進一步建交,真的具有正面意義嗎?

索馬利蘭爲索馬利亞聯邦共和國北部的一個地區,曾受英國殖民統治。1991年5月,索馬利亞內戰後,北部伊薩克部落宣佈獨立,成立索馬利蘭共和國,實際控制原索馬利亞18個省份中的5個。但是索馬利亞宣稱擁有索馬利蘭的主權

因此,索馬利蘭迄今未獲任何其他國家外交承認,只能以「政治實體」的身分,與英國、衣索比亞比利時、加納、南非瑞典維持非正式的政治及經貿往來。索馬利蘭不僅是世界上最貧窮的「國家」之一,其國際地位,也堪稱是目前世界上的特例。是唯一「零邦交」的「國家」。

其次,與我斷交的7個邦交國無論人口多少,都是聯合國成員國,並且與其他國家有外交關係。索馬利蘭卻不是聯合國成員國。根本稱不上是「國家」。其國際地位與我邦交國不可同日而語。蔡政府意圖以索馬利蘭撫平斷交的傷痛,其實並沒有真正的療效

第三,我國目前雖然與世界主要國家沒有外交關係,但仍有15個聯合國成員國予我外交承認。我國仍然是外交俱樂部的一員,但索馬利蘭卻被排除在外。臺索往來,是「國家」與「非國家」的往來。

第四,我國在李登輝陳水扁總統任內,雖然有斷交,但也有建交,而且都是聯合國成員國。蔡總統選擇在國際上沒有國家地位的索馬利蘭,高下立判

更重要的是,索馬利亞反對其他國家與索馬利蘭進行正式往來。2019年7月4日,幾內亞總統孔戴邀請索馬利蘭總統比希訪問幾內亞,併爲其舉行歡迎儀式。索馬利亞立即宣佈與幾內亞斷絕外交關係,同時警告其他國家不要侵犯索馬利亞的主權和統一

我國遠洋漁船曾遭索馬利亞海盜劫持,雖然索馬利亞政府無力管控海盜,但我方與索馬利亞維持友好關係,對我國漁船而言,總是多一層保護。我國實在沒有必要爲了與索馬利蘭往來,而冒着與索馬利亞交惡風險

蔡政府過去4年的外交成績一敗塗地。在走投無路的情形下,在世界地圖上尋覓不爲人知的「國家」相互取暖。臺灣與索馬利蘭既無歷史淵源,又無地緣關係,卻爲了自我安慰建立關係。這種飢不擇食的做法,不但突兀,萬一引起索馬利亞的反彈,更是得不償失。

作者爲退休大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