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戰空污!北市900萬監測車上路 加強巡查燒烤、工地區

北市宣戰空污,900萬監測車上路,加強巡查燒烤、工地區。(圖/臺北政府提供)

記者陳家祥/臺北報導

爲了加強稽查空氣污染、監測空氣品質,臺北市環保局斥資900萬打造一部多功能監測車,可同時監測空污、噪音光害環境輻射等公害污染,彌補固定式測站的不足。但環保局表示,特定場所污染仍需仰賴人力稽查,一旦污染超標,可依《空污法》開罰10萬元至100萬元罰鍰。

環保局22日上午在有「燒烤一條街」的市民大道召開記者會,宣佈多功能監測車上路,首先針對燒烤街監測,發現晚上6點到11點這段時間PM2.5濃度比正常多3成。由於附近居民多次反應油煙排放超標,因此環保局這次出招,若店家屢勸不聽,最重可要求店家歇業

環保局副局長蔡玲儀表示,距燒烤一條街最近的監測站位於饒河夜市無法反映一條街小區域空品現況,如今移動式監測車上路,可補足固定是監測站的不足,即時反映小區域的空氣品質。

蔡玲儀指出,監測車試營運期間已針對市民大道燒烤街、跨年活動、低污染排放示範區、關渡平原、工地、夜市等進行監測,其中像市民大道燒烤一條街監測結果發現,於燒烤店營業時間PM2.5、PM10、CO等燒烤易產生污染物,相較附近的交通空品,有濃度高出31%、20%及28%之情形,顯示藉由監測車的機動性監測,確實可掌握污染源對小區域範圍影響,並進而要求及提出具體可行的改善,爲市民生活環境品質把關。

環保局進一步說明,多功能環境品質監測車,除可偵測二氧化硫臭氧一氧化碳、懸浮微粒(PM10及PM2.5)、氮氧化物碳氫化合物等空氣污染物外,並配有噪音、光害、環境輻射監測等儀器,未來可應用於污染源(餐飲業、工地、加油站馬路口等)調查、環評開發案監督、大型活動環境監測都市光害偵測等,亦可於測站間、市境交接處社子島偏遠地區等,擇適當地點進行環境監測,建立更細緻之環境品質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