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界籲委員接地氣 勿隨意識形態起舞

臺灣師範大學大衆傳播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炳宏。(卓越新聞獎基金會提供)

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羅慧雯。(本報資料照片)

NCC新任正副主委與委員等4名人選曝光,內定將擔任副主委的臺灣師範大學大衆傳播研究所特聘教授陳炳宏與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系助理教授羅慧雯,均爲媒體改造學社學者,對媒體環境的想法較偏向理想派。傳播學者呼籲,就任後,務必深刻了解傳播產業脈絡,及體恤媒體產業發展的困難,簡單來說就是要「接地氣」,勿隨意識形態辦事。

陳炳宏爲知名傳播學者,過去曾任《中時晚報》記者,研究專長爲媒體素養等領域。羅慧雯則曾任公視董事,在中天換照案遭NCC否決時,主委陳耀祥當時建議空出的52臺可提供公廣集團,羅慧雯也公開表達支持NCC的作法。

對NCC的新人事佈局,一名傳播學者直言,陳炳宏對媒體的想法較具理想性,在學術專業上也很有堅持,可能有人認爲他不好接近,但沒有敵意與立場。

不過,該名傳播學者也透露,就有線電視的部分,陳炳宏「看得很緊」,想必未來業者會比較有壓力,不過他這幾年個性已有所改變,「現在懂得修身養性,好多了啦」,呼籲業界也不用太過擔心。至於羅慧雯,行事風格低調,學界對她較無評價。

銘傳大學廣播電視學系主任杜聖聰認爲,NCC即將有4名新任官員上任,未來最重要的是要能深刻了解臺灣傳播產業脈絡,以及體恤媒體環境的困難,且在處理藍綠白3黨政治爭議時,要能面面俱到,不要僅會提出書生之見的形而上論點,而不懂收視率與點閱率。簡單來說就是要「接地氣」,勿隨着意識形態辦事,否則只會搞到媒體圈無所適從。

陳炳宏則迴應,任職還需要經過立法院審查,-切言之過早。被問到如何看待中天關臺案,以及未來中天新聞臺是否能重返52臺,他說,這項問題是大哉問,既然是委員會,決議會是多數決,不是任何一個人說了算。羅慧雯則至截稿前未迴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