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調查:補助遭企業學校盤剝

新華網北京5月25日電 青海大通548名學生營養餐”食物中毒;廣西都安400餘名小學生喝“營養餐”牛奶腹瀉;雲南富源某小學給學生供應發黴麪包做營養餐……短短一個月內,多地接連曝出學生“營養餐”食物變質中毒事件

從2011年秋季開始,針對中西部貧困地區學生營養不良的情況,中央財政每年撥付160億元專項資金,3000多萬大山溝裡的孩子們享受到這一優惠政策。然而,接連曝光的“問題餐”引發公衆廣泛關注和質疑:一邊是食物變質,另一方面是營養縮水,“營養餐”究竟營養了誰?

塊錢營養餐屢打折扣

國家營養改善補貼計劃實施細則》明確提出,專項資金是孩子們的“吃飯錢”,必須保證每一分都用到孩子身上。但由於被擠佔挪用,一些地方營養餐變得“廉價低質”。

“3塊錢全部補給孩子們,食堂就辦不下去了。”安徽山區的一名小學校長坦言,“國家撥付的是孩子們的吃飯錢,食堂人工費用、水電燃氣等日常開銷,都要從學校公用經費和營養補助裡擠出來。”

同時,農村學校食堂條件簡陋,使營養餐的衛生質量也大打折扣。2011年,皖南第一希望小學多名學生被變質米飯“毒倒”,教育部門調查發現,學校食堂連冰箱和基本的消毒設施都沒有,“只能拿開水燙燙”。

除了學校要“從牙縫裡省出食堂開銷”,企業又在3塊錢上“宰了一刀”。

“越是偏遠的學校配餐質量越差。”一名配送企業負責人承認,企業不能貼錢配送,除了補償運輸、市場流通等成本,還需維持一定的利潤,企業只能把配餐質量、分量一降再降。

2012年,廣西百色市那坡縣部分學校被曝3元營養補助被供貨商套利1元。經調查覈實,3塊錢中,供應商的利潤佔0.25元,物流配送費用佔0.7元至0.8元,真正吃到學生嘴裡只有2元左右的食物。

安徽省社科院研究員王開玉分析,如果沒有地方財政補貼配套,學校、企業都會想方設法從3塊錢中“擠壓”出食堂經費、加工運輸費用,孩子們食品的質量、分量也就難以保證。“中央‘買米’,地方‘造鍋’,要讓3塊錢都用到孩子身上,地方政府必須投入配套資金。”王開玉建議,地方財政應該投入配套資金改善食堂條件、保證運營費用和人員工資;或是承擔配送成本,按照企業的配餐質量給予企業適度利潤,這樣才能保證營養餐真正保質保量

保障制度“嚴格” 食品屢屢“出格

“牛奶喝到嘴裡有一種奇怪的辣味。之後不到十分鐘,就是頭疼、噁心,最後暈倒在了教室裡。”因爲食用了學校發放的營養餐,青海省大通縣女子完全中學學生馬金蘭和縣裡其他547名學生食物中毒。

引發此次中毒事件的學生餐供應企業竟然是經過四次招投標確定。雖然目前結果尚在進一步調查中,但不得不讓人懷疑這樣的招標“嚴”在哪裡?

國家規定,凡進入營養改善計劃的米、面、油、蛋、奶等大宗食品及原輔材料都要通過公開招標、集中採購、定點採購的方式確定供貨商,不得采購不合格食品。

一些偏遠地區的學校看似招投標,走走過場,還有一些學校連過場都不願意走,採購的部分食材居然是“三無產品”。

2012年,雲南鎮雄縣塘房鎮頂拉小學部分學生食用了營養午餐後出現腹瀉、腹痛症狀。調查發現,頂拉小學和承包商均無《餐飲服務許可證》或《食品衛生許可證》,食堂原料除肉外,購進原料均無購貨驗收記錄,其中大米無合格證,無生產日期

“公開招標規定仍擋不住‘三無大米’進食堂,說明部分學校採購環節把關不嚴,易讓散裝大米、過期食品等低價劣質的產品進入,安全隱患也隨之增加。”長期關注食品安全訴訟案件的盈科律師事務所律師周峰劍說。

一方面是招標屢出問題,另一方面明知產品擠壓可能變質,供貨企業爲了節約成本,超量、超層運送。

2012年,湖南省石門縣部分學生飲用營養餐供奶後出現嘔吐、腹痛等症狀。經查實系供應商湖南陽光乳業股份有限公司在配送過程中運輸車超量、超層、超壓堆碼,產品密封性因嚴重擠壓受到隱形破壞,導致產品變質。

“擠壓損壞了食物,從外形上就可以看出來,爲什麼供應商看不到?學校接收食品時沒有檢查?分發給學生食用時也沒有注意到食物變形?學校對招標企業的運作缺乏持續監督,誰敢保證這種事情不會再發生?”一位家長說。

“營養餐”不能再“變味

學生奶到營養餐,爲了貧困地區的孩子們健康成長,國家花了很大力氣,也做了許多工作和努力,好政策卻在一些地方被“念歪”了。

食品安全一直是各界關注的焦點問題,營養餐出問題更讓人痛心,不僅受傷害人數衆多,而且影響的都是正在成長中的孩子們,對孩子身體危害性不言而喻。

據介紹,日本被認爲是施行“營養午餐”最成功的國家,少一塊雞肉都被認定爲是重大責任事故

“營養餐不僅要讓孩子們吃得飽,還要講究營養比例,不能降格變味。”中南財經政法大學教授喬新生說,出現問題的營養餐沒有給孩子帶來營養,反而損害了他們的身體,卻肥了供應企業。

他說,多地曝出的“營養餐”問題,都是監管缺少責任心,出了漏洞。

專家認爲,改善計劃所涉各方應切實擔負起責任,將每一個孩子當作自己的孩子,將每一頓營養餐當作自己孩子的營養餐,常思量、勤檢查,按原則、憑良心,才能讓“營養餐”既營養又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