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編】Snapask攜金鐘教授開生涯規劃課 探索自我找到人生定位

【廣編特輯

圖、文/snapask提供

全球學校教育疫情影響而停擺,紛紛採用遠距直播上課之際,科技成爲數位轉型的最佳推手。亞洲自學科技品牌 Snapask 時課問受IC之音竹廣播《創意領航家》邀請,與甫拿下第 55 屆電視金鐘節目創新獎的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教授李明璁進行對談,討論在後疫情時代,如何結合科技與教育,爲臺灣教育環境帶來全新改變。

根據Snapask時課問數據,疫情期間用戶成長25 %,學生的使用時間也從原先半小時拉長至一小時,題數更從原先詢問2至3題增加了3倍以上。李明璁教授也帶來在教學現場的第一手觀察,他指出,大學生已養成除了課堂聽課以外,利用網路搜尋資料、自主延伸學習的習慣。「但我不認爲數位時代的線上資訊將會完全取代老師,學生同時更需要的是爲人師的切身經驗傳承,這甚至是一種古老拜師學藝精神的復興。所以相對老師而言,也需要重新調整自己在數位與傳統中扮演新的角色。」

換句話說,學生已從被動接受轉爲主動學習,老師們也從單純教學轉變爲經驗傳承的角色,這與 108 課綱提倡的「適性揚才」概念不謀而合。因此,Snapask 時課問特別攜手李明璁推出「不完美科系選擇學」線上課程,讓高中生在課程中自主學習、反思,不因疫情並打亂了升學計劃,更能利用課程輔助規劃出最適合自己的選系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