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達成村鎮銀行「全覆蓋」 民間投資突破4成

廣東茂名高州長江村鎮銀行開幕。(圖/翻攝廣東千正官網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據《訊息時報》報導,廣東銀監局表示,廣東目前村鎮銀行有49家,已備案待組建的村鎮銀行2家,到時轄內村鎮銀行數將有51家;今年還將引入多家銀行業金融機構在汕尾粵東西北地區組建村鎮銀行有望達成村鎮銀行在廣東省各地市的全覆蓋,而民營資本投入也突破4成,來到50.6億人民幣

中國村鎮銀行發展至今已經走過十個年頭,目前主要還是堅持「支農支小」的定位。根據廣東銀監局提供的數據,目前省內村鎮銀行的九成信貸資金投向三農」(農業、農村農民)和「小微」。截至2016年末,廣東省村鎮銀行資產總額431.21億元,負債總額358.01億元,各項貸款餘額222.94億元,各項存款餘額323.24億元,2016年實現淨利潤3.21億元。「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200.91億元,農戶和小微企業貸款合計佔比達90.12%,成爲支農支小的生力軍。」

廣東省村鎮銀行緊緊圍繞縣域農村金融實際需求制定差異化發展戰略,對傳統農村金融的經營模式、貸款技術進行創新,提供差異化產品特色化服務。如梅州梅縣客家村鎮銀行加強農村金融體系建設和健全金融基礎設施,實現轄區鄉鎮金融服務全覆蓋;開展「流動銀行」項目,專門爲偏遠的鄉村送上金融服務和金融業務知識宣傳,多次獲得廣東省政府梅州市政府的金融創新獎廣州花都稠州村鎮銀行結合當地產業發展情況,不斷加大產品創新力度,陸續推出符合當地金融實際需求的商會貸、「農易貸」、「花易貸」、「租易貸」、「村民貸」、「政銀保」合作農業貸款等特色信貸產品,滿足當地「三農」和小微企業的融資需求。

廣東銀監局農村中小金融機構監管負責人姚博元表示,在引入銀行業金融機構設立村鎮銀行的同時,目前也在推動村鎮銀行當地語系化和民營化發展,特別是粵東西北地區。目前,民營資本在村鎮銀行中持股比例有所提高。截至2016年末,廣東省村鎮銀行實收資本65.16億元,引進民營資本51.60億元。

負責人表示,「民營資本的進入,不僅是資本金上的補充,更讓這些民營資本以股東身份依法行使出資人權利,履行出資人義務,主動參與村鎮銀行重大決策制定和執行情況的監督輔助村鎮銀行更好地支持當地『三農』和小微企業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