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改口電召就是召回 外交人士憂沈斯淳回不去

政治中心綜合報導

爲了抗議日本政府簽約購買釣魚臺列嶼,原本外交部以「電召」取代「召回」,要求駐日代表沈斯淳返臺報告,爲臺日關係活路。不過,外交部長楊進添12日在總統府APEC記者會,於外國媒體逼問下,改口表示「電召」駐日代表的英文就是「召回」,讓外交人員憂心沈恐怕回不去。

馬英九昨天於國民黨中山會報中表示,將立即「召回」駐日代表沈斯淳;然而楊進添在外交部的記者會上,卻強調會最快的速度,「電召」沈回國。由於兩個詞的意思差很大,原本外界認爲,楊是想要用間接手段,以「電召」代替「召回」,好迴避外交紅線

只是今天楊進添在APEC記者會中,禁不起外國記者一再逼問,解釋「電召」就是「召回(RECALL)」,和前一天的口徑完全不同。消息傳回外交部,有外交人士對於楊把話說這死感到擔憂,因爲「召回」的意思是很嚴重的,萬一沈回不去怎麼辦。

儘管臺日沒有邦交關係,但在外交慣例上,講「召回」使節,於國際上是具有強烈的政治性動作,僅次於斷絕邦交、關閉使館等嚴重抗議手段,就算兩國發生嚴重衝突,也只是以委婉名義,要求駐當地大使返國,除非不得已,否則是不會直接用這個詞。

至於,沈斯淳今天約在12時30分抵達羽田機場,接受訪時面對日本記者詢問,關於大陸還沒「召回」大使,臺灣態度是否太過強硬時?沈則表示,今天只是回臺做說明,隨後就快步踏進海關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