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動後 電信聯通採購25萬5G基站!新基建繼續發力

(原標題:25萬5G基站大采購來了 !移動之後,電信聯通出手,新基建繼續發力

中國移動3月6日啓動規模超23萬站的2020年5G二期無線設備集採之後,另外兩大通信運營商的5G聯合大采購也來了。

3月10日,中國電信中國聯通分別在各自採購招標網發佈了“2020年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採購項目集中資格預審公告”,採購規模預估爲25萬站。

按照1個5G基站25萬元的投資額測算,三大運營商接近50萬站的新增投資額將總計達到1250億元。據中國信通院預測,5G網絡建設將進入大規模投入期,到2025年我國5G建網投資將達到1.2萬億元。

電信聯通聯合大采購

公告顯示,中國電信、中國聯通2020年5G SA新建工程無線主設備聯合集中採購項目已批准,建設資金招標人自籌,已經具備招標條件,現進行集中資格預審,資格預審有效期限截止至2020年9月30日,適用範圍爲有效期內的同類設備採購(5G SA BBU、AAU等無線主設備)。公告稱,本次集採的預估規模爲25萬站,具體採購數量以招標文件爲準。

科普一下,5G基站無線主設備由BBU和AAU組成,比如一個宏站包含三個AAU和一個BBU。BBU(基帶處理單元)主要負責基帶數字信號處理,比如調製/解調、信道編碼/解碼等。AAU(有源天線單元)主要由DAC(數模轉換)、RF(射頻單元)、PA(功放)和天線等部分組成,主要負責將基帶數字信號轉爲模擬信號,再調製成高頻射頻信號,然後通過PA放大至足夠功率後,由天線發射出去。

上海2019MWC會展上中國移動展出的各通信設備商的AAU,楊潔

5G通信設備供應商包括華爲、中興通訊、愛立信、諾基亞以及中國信科。拆解5G基站,可明確利好哪些環節?

券商研報認爲,隨着5G基站建設密集,核心芯片及模組、天線/天線振子、射頻器件(PCB/覆銅板/濾波器)、光模塊/光器件等核心元件都將迎來需求爆發。

據人民郵電報3月10日披露,在3月6日工信部加快5G發展專題會上,中國聯通表示,截至3月5日,中國聯通累計開通約6.6萬站,其中自建開通4.3萬站,共享電信2.3萬站,雙方合計開通共建共享基站5萬站,基本完成了第一階段的併網目標,初步估算雙方共節省投資成本約100億元。

中國電信目前已累計開通7.4萬5G基站,計劃在二季度完成4個省公司的核心網試點力爭三季度全國具備SA商用基礎

2月20日,中國聯通與中國電信就加快推進5G網絡建設召開專題會議,就加快5G網絡建設達成高度共識,確保5G建設目標不降低,上半年完成廣東、浙江、江蘇以及共建城市既定的5G建設任務,第三季度力爭完成全國25萬基站建設,較原定計劃提前一個季度完成全年建設目標。

不過,疫情的確對運營商的5G SA建網造成了一些影響。中國聯通董事長王曉初在工信部專題會上坦承,受疫情影響,SA核心網、無線、終端、計費、營賬等端到端協同測試工作目前還無法全面展開,2020年上半年的5G建設仍然需要以NSA模式進行組網。此外共建共享所需的大帶寬大功率設備目前還無法招標。

三大運營商透露最新5G規劃

3月6日,在工信部召開的加快5G發展專題會上,運營商及中國鐵塔一把手都透露了最新5G部署規劃,均提到雲網融合發展以及數據中心等其他新型基礎設施與5G的協同發展問題,同時也對5G未來的發展提出建議

中國移動董事長楊傑表示:“截至2月底,中國移動已建設開通超8萬個5G基站,包括286個疫情防控重點區域5G基站。爲加快打造5G精品網絡,中國移動建立5G建設聯席例會機制,將建設任務納入年度業績考覈,打破常規、倒排工期,根據疫情影響分區分類排定建設計劃。”

中國電信董事長柯瑞文表示,中國電信堅決不打價格戰,希望全行業共同推進共建共享,共同維護行業生態,共同繁榮5G產業。中國電信在推動SA產業成熟方面,已完成了SA全網綜合性測試。下一步計劃在二季度完成4個省公司的核心網試點,力爭三季度全國具備SA商用網基礎。5G SA的建設部署涉及到雲等基礎設施,中國電信具有天翼雲等較好基礎,計劃下一步把5G+雲、大數據、AI等充分利用起來,進一步豐富5G應用。

王曉初認爲,應進一步探索5G商業模式、減少鉅額投資帶來的經營風險。5G投資和運營成本均顯著高於4G。由於目前設備成熟度還不高,規模部署後未來還需承擔大量設備優化、替換成本;另一方面,5G盈利模式尚不清晰,2C側目前還沒有出現過硬的“殺手級”應用,2B側儘管一些解決方案已經落地,但規模推廣與商業模式還不清晰。

由於5G基站功耗是4G時代的數倍,不少網友就5G耗電問題開玩笑稱“國家電網或成5G建設最大贏家”。

王曉初認爲,5G作爲國家數字基礎設施,需要更強有力的政策支持和法律保護。建議進一步推動各省市出臺具體的5G電費優惠支持措施、並切實落地;開放公共資源支持5G部署;加大對數據中心建設支持力度。

王曉初還建議通過市場機制推動5G建設,建議工信部引導終端與物聯網模組的生產、經營等資源向5G遷轉,迅速拉低5G終端價格,帶動5G產業鏈建設,提振5G信心。

事實上,5G建設的高成本投資是全球通信業共同面臨的難題。3月10日,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GSMA與GTI(Global TD-LTE initiative)聯合發佈報告,呼籲各國政府在幫助運營商克服所面臨的新挑戰方面發揮自己的作用。例如,以更合理的價格爲運營商分配更多專有頻譜,減輕5G網絡部署的高成本負擔,降低行業稅收和加強優惠稅務政策以促進5G投資,對運營商開放公共基礎設施以加速5G部署等。

根據GSMA數據,到2025年,5G將佔全球連接的20%,預計2020年至2025年全球運營商將在移動通信資本支出上投資約1.1萬億美元,其中約80%將用於5G網絡。

GSMA首席監管官John Giusti認爲:“5G技術有望在2024年至2034年間爲全球經濟貢獻2.2萬億美元,前提是政策制定者必須發揮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