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後復甦? 陸總理李強:中國經濟「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舉行總理中外記者會。(藍孝威攝)

今年是中國經濟疫後復甦的第一年,中國準備採取怎樣的措施實現全年經濟增長目標?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今天在總理記者會上表示,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打好四套組合拳,李強並不忘信心喊話稱,今年中國經濟發展「長風破浪,未來可期」。

今天(3月13日)上午大陸十四屆全國人大第一次會議閉幕後,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強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李強表示,今年世界經濟形勢總體不容樂觀,不穩定、不確定、難預料因素比較多,如何穩增長對世界各國都是一個考驗。今年,中國經濟預期增長目標定爲5%左右,這是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後確定的。當然,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突破120兆元(人民幣),基數很高,加上今年的新挑戰不少,要實現5%左右的增長,並不輕鬆,需要倍加努力。

李強表示,有關具體政策措施,去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已經作了全面部署。基本取向是「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穩,重點是穩增長、穩就業、穩物價;進,關鍵是在高質量發展上取得新進步。」

李強指出,具體來講,要特別做好幾件事,或者說要打好這麼幾套組合拳:一是宏觀政策的組合拳,二是擴大需求的組合拳,三是改革創新的組合拳,四是防範化解風險的組合拳。這些組合拳,都是有其具體內涵的,有的還會根據實踐的需要不斷充實、調整和完善。

至於今年的中國經濟發展中有哪些有利和不利因素?李強表示,中國發展確實有很多優勢條件。比如,市場規模巨大,產業體系完備,人力資源豐富,發展基礎厚實等,更重要的是制度優勢顯著。說到困難,大家都有困難,今年我們的困難也不會少。

「但是,大家想一想,哪個時候、哪一年沒有困難呢?」李強發出信心喊話,「我們從來都是在克服困難中不斷實現新發展的。我們這一代中國人從小聽得最多的故事就是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精衛填海、夸父逐日等等,都很勵志,講的都是不怕困難、不畏艱險、勇於鬥爭、自強不息的精神,我們中國人不會被任何困難所壓倒。」

李強表示,從最近兩個多月情況看,中國經濟運行出現了企穩回升態勢,一些國際組織也調高了今年中國經濟增速的預期。對中國經濟的前景,李強用八個字來概括,就是「長風破浪,未來可期」,且充滿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