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能嘉矩與臺灣特展 邀您看見昔日臺灣

▲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月24日起至108年1月1日在推出「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特展」,歡迎參觀。(圖/臺史博提供)

記者林悅南市報導

1120年前的臺灣是什麼樣貌?有哪些族羣在這個島嶼上留下怎樣的生活紀錄呢?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7月24日起至108年1月1日在推出「重返.田野:伊能嘉矩與臺灣特展」,邀請觀衆隨着日本人類學家伊能嘉矩的腳步,一起探索臺灣島上多元羣族羣文化,並感受臺灣社會生命力

值得一提的是,〈臺灣蕃人研究標準〉這份由伊能嘉矩以毛筆書寫、標註,長達344公分的臺灣原住民分類架構手稿,將在展覽中公開展出,這也是這份文物於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珍藏近百年來,首度在臺公開亮相;展覽中還將同時展出記錄漢人宗教系統的〈信仰與迷信〉等豐富手稿資料精彩可期。

人類學家伊能嘉矩(1867-1925)是日本時代進行臺灣調查研究的先驅者。特展包括了「鉅變的年代」、「誰是伊能嘉矩」「田野•臺灣」、「伊能眼中的原住民」、「探索漢人世界」、「影響迴響」6大單元,由19世紀後期快速變遷的世界大勢談起,帶入日本近代統治下「臺灣認識」的改變,並透過圖表影像,介紹伊能嘉矩如何在十年間踏遍全臺,進行系統性的田野調查,留下了對漢人與原住民社會的文化、族羣關係紀錄,以及臺灣歷史的抄錄整理

除了伊能當時留下的史料外,展覽中也藉由臺大人類學系胡家瑜教授鄭光博導演的影像工作成果,呈現百年前人類學家的手稿與語料回到部落後,如何帶動族人更多的對話與迴響。爲了讓觀衆更瞭解伊能豐富的調查成果與臺灣實際地理資訊的關係,展覽中更取得臺大數位人文中心製作的「伊能嘉矩全臺灣實查地圖」,讓觀衆透過歷史地圖切換對照伊能嘉矩手稿、日記、今昔原住民村社社名與族名對照,再透過「Story Map伊能嘉矩收藏臺灣故事地圖資訊系統」認識伊能嘉矩田野調查中所蒐藏的臺灣各地文物與故事。

展覽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展出,配合展覽也將於7月起陸續舉辦系列活動,更多相關活動資訊,請密切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最新消息,歡迎觀衆踊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