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曝「臺灣至少鎖國到3月」 重啓國門關鍵在疫苗+全球疫情

記者黃翊婷綜合報導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5日公佈新增2例境外移入確診,由於臺灣自元旦起禁止外籍人士入境,如同「鎖國」,一度登上國際媒體版面,被認爲臺灣鎖國不利於持久戰。對此,林口長庚醫院院長邱政洵認爲,近一個月內恐怕難以重啓國門,是否可以解禁,還要視全球疫情以及疫苗施打情況來判斷,最快也要等到3月纔有結果

▲臺灣自元旦起加強邊境管控。(圖/記者李毓康攝,下同)

爲了防範英國變異新冠病毒疫情擴大,臺灣自元旦起禁止轉機、非本國籍人士入境,加強邊境管控,原來的商務泡泡,除了已經覈准的,其他一律取消,目前暫定將實施一個月。消息傳開後,一度被外界認爲是「鎖國」,當時指揮官陳時中也坦言,這次臺灣跟日本的情況差不多。

由於臺灣防疫成效受到全球關注,決定加強邊境管控後,《紐約時報》隨即刊登報導,並以「臺灣如何計劃(大致)免於疫情」爲題,寫出雖然目前成功壓制疫情,但認爲「臺灣鎖國不利於持久戰」。對此,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迴應,現在各國都在觀察疫苗施打後的狀況,到底產生的免疫可以維持多久,是否能縮短居家檢疫天數,各國也都還沒有共識,未來會蒐集各國措施和WHO的最新指引,一切都有可能納入臺灣檢疫措施。

至於到底何時才能重啓國門,根據《聯合新聞網》報導,林口長庚醫院副院長邱政洵認爲,臺灣相對於日本、新加坡香港而言,商務客比較少,如果本土個案或變異株增加,才需要進一步研議是否要加強居家檢疫措施,但近一個月內想要重啓國門恐怕不容易,畢竟還要評估全球疫情和疫苗施打情況,推測最快應該也要等到3月,纔有可能逐步開放。

▲臺灣宣佈「鎖國」後,各大學共有4489名境外生進不來,教育部6日將跨部開會討論專案入境。

除了臺灣之外,英國在變種病毒的肆虐下,第三度採取封城日本政府也正在研擬,考慮暫停開放包含臺灣、南韓越南等11個國家地區的商務旅客簽證,大陸遼寧省甚至接連出現兩名超級傳播者,全球疫情並不樂觀。

此外,世界衛生組織先前宣佈已經獲得北京當局同意,將派遣專家前往大陸調查疫情源頭,但世衛秘書長德塞5日在日內瓦總部視訊記者會上,罕見說出重話,證實其實已有專家搭機前往大陸,結果並未獲得簽證,讓他感到非常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