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要去一次!福建土樓如時空靜止的角落

福建土樓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其隱世在山區美景讓全球旅客驚歎。文、圖/陳姿吟被列爲世界文化遺產的福建土樓羣,總被旅人認爲是一生必去的景點,那令人讚歎的獨特景緻,只有親自見過才能領悟。操着閩南語口音,在南靖土樓裡居民攀談,格外的親切,眼前的建築奇景則讓時空仿如在此完全靜止。福建四大土樓羣華安、田螺、永定、雲水遙,田螺坑的土樓被認爲「最奇」,其中「四菜一湯」更是聞名遐邇。

走上田螺坑四菜一湯瞭望臺,拿着單眼相機的村民以幫旅客拍照賺取小費,不斷詢問「要不要拍張照?這個角度最美。」自從46處福建土樓羣在2008年被聯合國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後,改變了土樓居民的生活面貌,大量的觀光客涌進、快速賺取觀光財也成另一種維生的方式,有人說那讓土樓變得很商業,但我卻認爲雖與土樓氣息有些格格不入,但卻是現今樓里居民最寫實的一面;順應當地腳步不刻意,正是旅行最美好之處不是嗎?▲拉近一看,仿若可以窺探到土樓的居民生活。 ▲土樓裡圓型天井藍天白雲相映成趣。 ◄現在的土樓居民賺的幾乎都是觀光財,在這裡賣茶、賣畫、賣紀念品,也賣替遊客照的相片

深山裡的土樓如何被發現?據說六十年代美國人從衛星空中發現一座一座奇形怪狀,貌似飛碟又像蘑菇建築物,起初以爲是導彈核基地雷根總統感到很害怕心想:「中國人竟然比美國人還發達,在偏遠山區製造秘密武器。」但奇怪的是每天都在冒煙,卻沒見過它發射,直到雷根總統派學者到南靖田螺坑住了80天之久才確定不是什麼導彈核基地更不是飛碟,而是純樸自主的土樓民居

福建省漳州市南靖縣有六百多年曆史,在南靖縣內共一萬五千多座土樓,大型的有一千三百多座,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異,南靖縣有句話這麼說:「有村莊就有土樓。」居民的吃住全仰賴這堅固的樓,南靖縣最老的土樓至今已有705年曆史;當地資深導遊表示,分辨土樓的年紀很簡單:百年以上的土樓一二樓開窗戶,三層以上纔開「內大外小」窗,所以土樓二樓有開窗的,就是百年以內的建築,因爲當年建土樓是爲土匪野獸,一二樓纔不開窗。

南靖縣田螺坑土樓─「四菜一湯」,由四個圓形土樓、一座方型土樓組成,全都是黃姓漢人家族所有,中間的方型土樓名爲步雲樓,至今有兩百年曆史,其餘圓型分別爲和昌樓振昌樓瑞雲樓,都是三層樓的建築物、每層有20~26個房間,至今約80年曆史;位於最外面的橢圓形土樓則爲文昌樓,興建於西元1966年,至今爲47年之久。▲山裡的田螺坑土樓羣,彷彿與世隔絕。

另一處令人驚豔的土樓便是被稱爲第一奇樓的「東歪西斜─裕昌樓」,已有700年曆史的東歪西斜位於曲江村,距離田螺坑約四公里的路途,外型看來與一般圓型土樓沒兩樣,但走進一看卻被這鬼斧神工給震撼,整體牆面是正的、內部結構卻是歪的,第三層由左向右歪斜,第四層則由右向左,歪斜之中卻有整齊劃一的美感。▲被稱爲第一奇樓的「東歪西斜─裕昌樓」,整體牆面是正的、內部結構卻是歪的。◄四菜一湯與東歪西斜都是必看的「奇樓」。根據導遊表示,東歪西斜樓的形成說法很多,其中一種說法是,當時的師傅帶領一大批徒弟來此建樓,徒弟們各個技藝高超,師傅在建完基底後,三層以上交給徒弟興建,大徒弟告訴屋主「三層以上建歪的人丁纔會興旺」,於是造就這歪斜的奇樓;另一種說法是,建造土樓的徒弟建到第二層時,樓主伙食怠慢了徒弟,徒弟一氣之下就將此樓建歪的。裕昌樓總共有五層,每層有54間房間,爲求吉利數字,大門對着的兩間並做一間,總共 269間。每當想起那一天、那一夜見着的土樓,總教人懷念;土樓民居里老人靦腆的笑臉、孩子的童真問候,讓旅客忘記的是從都市來的喧囂庸碌,找一天去一趟土樓吧!穿梭時空的獨特之美,不只是因爲樓的建築型體,更是因爲樓裡的一話一語。▲東歪西斜總共有五層樓,每層有54間房間,第三層由左向右歪斜,第四層則由右向左,歪斜中仍有整齊的美感。 ▲東歪西斜裕昌樓外賣童玩老婆婆。※福建土樓相關旅遊行程,可洽吉貿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