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最痛回憶 孟買最奢華酒店的災難與重生

人們從電視裡看到泰姬瑪酒店上空升起的滾滾濃煙時,這座“象徵印度尊嚴與財富”的百年建築從來沒有像這一天讓人如此揪心。

10年後,導演安東尼·馬拉斯將該事件改編成了電影孟買酒店》,並在2018年多倫多電影節上舉行了隆重的首映禮。今年,該片北美上映後反響不俗。導演用鏡頭再現了恐襲時泰姬瑪哈酒店內發生的生死故事,重新引發了人們對反恐與安全問題的思考。

當地人說起泰姬瑪哈酒店,都將其比喻爲阿拉伯海邊的一顆鑽石”,既美麗華貴。的確,這棟位於孟買海灣邊的五星級酒店造價據說高達1.27億美元,而那時還是1898年的英殖民時期

泰姬瑪哈酒店始建於1898年的英殖民時期,當時被譽爲“阿拉伯海邊的一顆鑽石”。

關於泰姬瑪哈酒店的創始故事,最爲人津津樂道的一個版本是塔塔集團創始人賈姆希德基·塔塔與英國朋友在沃森酒店(Watson’s hotel)喝茶,因爲自己是印度人的身份被趕出去的“屈辱”經歷。因爲這次驅逐,這位在後世被稱爲“印度工業之父”的塔塔先生,決定揚眉吐氣,在沃森酒店旁邊打造了一個屬於印度人民自己的豪華酒店,泰姬瑪哈酒店由此誕生。

塔塔集團的創建者賈姆希德基·塔塔,被稱爲“印度工業之父”,其個人創業經歷也相當傳奇。

更有人解讀,泰姬瑪哈酒店的正門之所以不面向大海,而設計成反向朝着市區開放,隱含着不歡迎從海上進入印度的英國殖民者的深意。

賈姆希德基·塔塔打造如此奢華的泰姬瑪哈酒店背後是否存在那樣的“種族恩怨”已經無從考證,但泰姬瑪哈酒店的設計除了兩位印度建築設計師Sitaram Khanderao Vaidya和D. N. Mirza參與之外,最後還是由英國工程師W. A. Chambers來完成的(此人同時也參與過沃森酒店的設計)。

在其長達一百多年的經營歷史中,泰姬瑪哈酒店接待過無數來自世界各的貴族和權貴,如喬治五世和瑪麗王后、威爾士親王、愛丁堡公爵、肯特公爵及夫人、挪威國王哈拉爾五世及王后、傑奎琳·肯尼迪、克林頓夫婦、奧巴馬伕婦,甚至還有甲殼蟲樂隊等等。

瘟疫城中誕生的“皇家宮殿

憑藉得天獨厚的地理優勢,孟買一直是印度與世界交流的重要港口城市。但在1896年,一場可怕瘟疫幾乎讓這座城市成爲了“鬼城”。 據說嚴重時期,在孟買人口密集的平民窟內,每週有近1900人死亡,許多人爲了活命,紛紛搬出了這座城市。這場災難讓孟買人口從高峰時期的82萬人,銳減至78萬人。

1898年,英國議會通過法案併成立了“孟買城市改善基金”,通過重新規劃城市佈局,修建新道路等措施來改善當地環境衛生。如今孟買最著名的美食大街Mohammed Ali Road就是當時修建的。同年,泰姬瑪哈酒店的建造工程開始啓動。

泰姬瑪哈酒店最初的名字叫做“Raj Mahal”,在印度語中是“皇家宮殿”的意思。賈姆希德基·塔塔要求設計師,既要保留住印度的特色,又要打造出如宮殿般奢華絢麗的感覺。事實證明,這些優秀的建築師們不但做到了,更是結合所有與“華貴”有關的各種元素。

被喻爲“阿拉伯海邊的一顆鑽石”的泰姬瑪哈酒店  視覺中國 資料

泰姬瑪哈酒店主體是一棟6層高的建築,佔地一公頃,加上中間的大圓頂,是典型的印度—撒拉遜風格。據說19世紀後期,英國建築師特別喜歡使用這種極具異域風情的建築風格,尤其多運用在英國殖民政府統治下的公共和政府建築上。

除此之外,建築物上雕刻着繁複的維多利亞時期的哥特式和羅馬式花紋,屋頂的設計採用愛德華風格,各種花哨的木雕,裝飾性的釘子和窗戶等細節也令人感受到了濃濃的西方藝術氣息。

典型的印度—撒拉遜風格建築  視覺中國 資料圖

酒店內部共有565間房間,每層樓的每個房間都有陽臺。關於酒店正門朝向的問題,據說還有一種解釋是,創始人賈姆希德基·塔塔希望每個客人都能在自己的房間裡欣賞到美麗的海景和花園。

每層樓的每個房間都有陽臺,可以欣賞海景。  視覺中國 資料圖

塔塔對酒店的每一個細節都相當的上心,從窗簾材質到燈具,都會親自去倫敦、杜塞爾多夫、柏林、巴黎等地採購。一次,他去巴黎參加了埃菲爾鐵塔的落成儀式,在現場第一次見到了鐵質的柱子後,頗受啓發,於是立刻購買了10根焊鐵柱子運回了印度。如今,這幾根大鐵柱子仍穩穩地支撐着泰姬瑪哈酒店的宴會廳

泰姬瑪哈酒店的奢華還體現在國際化上,美國的電扇,德國的電梯,土耳其浴室,比利時水晶吊燈,甚至還有英國管家可以爲入住的客人打點一切。

奢華的泰姬瑪哈酒店內部

同時,它還開創了許多的“第一”。它是孟買第一家使用自家發電廠生產的電的酒店,它有四部電梯、蒸汽動力洗衣房、充氣裝瓶廠、機械洗碗機、電報服務、郵局、銀器拋光機等等,還有氣動製冰機提供製冷服務,以此給套房降溫。它擁有孟買第一家持牌酒吧,第一家迪斯科舞廳和第一家每天24小時營業餐廳

1903年,12月16日,泰姬瑪哈酒店正式開始對外營業。

恐襲中的“死亡堡壘”

作爲孟買地標性的建築,泰姬瑪哈酒店在歷史中,見證了許多次“死神來臨”的瞬間。

在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泰姬瑪哈酒店曾經被臨時徵用成爲醫院,酒店客房裝下了600張病牀。1993年3月12日,孟買街頭遭到13枚黑索金汽車炸彈襲擊,造成257人死亡,713人受傷。孟買證券交易所、電影院、劇院、機場和多家酒店遭到破壞。2003年8月25日,孟買發生兩起汽車爆炸案,一共造成54人死亡,244人受傷,其中一起炸彈爆炸發生在孟買著名的旅遊景點“印度門”附近。

印度門(Gateway of India),1911年爲紀念英王喬治五世訪問印度而建造,也是孟買的地標建築,對面就是泰姬瑪哈酒店。

然而,2008年11月26日至29日發生的那場震驚世界的恐襲,對泰姬瑪哈酒店來說是一場最爲刻骨銘心的噩夢。三天裡,酒店遭到了圍困,槍手在大廳裡瘋狂地奔跑,屠殺導致至少31名酒店工作人員和客人死亡,200多名人員成爲人質。酒店的屋頂、大廳、餐廳、酒吧等遭到了嚴重的破壞。全世界的人們都能從電視直播中感受到泰姬瑪哈酒店的絕望。

2008年11月26日至11月27日,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泰姬瑪哈酒店遭到嚴重破壞。  IC 資料圖

2008年11月26日,印度孟買發生連環恐怖襲擊,遇襲的泰姬瑪哈酒店內火光沖天。

在《孟買酒店》的電影中,酒店主廚Oberoi在危險面前挺身而出,堅持了職業操守,組織員工一起護送客人去酒店安全的隱秘屋躲藏。這位主廚在現實生活中確有其人,電影中也使用了他的原名,他的英雄事蹟在印度家喻戶曉,成爲媒體爭相報道的大明星。

電影《孟買酒店》的海報

在採訪中,Oberoi說:“我感到很憤怒......他們怎麼能在一瞬間摧毀這一切?每天早上我們去那個地方。這是我們的家,他們毀了我們的家,他們怎麼能毀壞我們的家?”。那個晚上,Oberoi的7名工作夥伴倒在了恐怖分子的槍下。

2016年,在泰姬瑪哈酒店修復了所有9個餐廳後,Oberoi離開了工作了41年的泰姬瑪哈酒店。他成立了自己的公司,在孟買、新德里、加利福尼亞的聖地亞哥都有了自己的餐廳。

遇襲後,人們在清理泰姬瑪酒店內部。

2010年8月15日,在印度獨立紀念日的這一天,泰姬瑪哈酒店重新開業,開放了未遭破壞的塔樓酒店和部分設施,酒店的安全系統也進行了全面升級。兩年的修復費用據說高達爲17.5億盧比,至今仍未結束。但現任塔塔集團主席的拉坦·塔塔表示立志要“重建每一寸”。

如今,在修復後的酒店大廳裡,擺放着一個12英尺高的紀念碑,上面刻着31名遇難酒店員工和客人的名字,緬懷那些在“11·26襲擊事件”中喪生的人們。

2016年4月10日,英國威廉王子和凱特王妃訪問印度期間在泰姬瑪哈酒店向孟買恐襲案遇難者敬獻花圈。 IC 資料圖

重新開業典禮的那一天,酒店工作人員齊聲在門口歡呼,向天空拋灑着玫瑰花瓣,拉坦·塔塔用沙啞的聲音激情豪邁地說:“這位古老的女士,這座一流的產業,將重新開啓同樣的輝煌,延續超過百年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