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買債踩雷?三準則檢視

銀行局表示,會規定三準則主要是因爲美國今年大幅升息12碼(3個百分點),造成債券價格大幅下跌,檢查局在進行報表監理時,認爲銀行投資的無活絡市場金融商品,在評價模式上恐太單一,恐未能真實反映投資部位的真實市價,即擔心「隱藏損失」。

銀行投資的無活絡市場金融商品,主要就是國外的不動產證券化(REIT)、抵押擔保債券(CMO)、住宅貸款擔保證券(RMBS)及資產抵押擔保證券(ABS),幾家大型銀行投資極大部位,這些投資大多沒有交易市價可作爲列帳依據,各銀行都有建置自己的評價模型或技術,也有采交易對手報價方式。

銀行局檢視前幾大銀行的投資部位,大部分銀行60%以上的投資都是放在攤銷後成本(AC),即以成本列帳,有幾家將比較大的部位放在公允價值經損益(FVTPL)及其他綜合損益(FVOCI),第二季升息,也是損失慘重,淨值減少,且會計師都表示有合理反映市價;第三季不止大銀行,一些中小型投資較積極的銀行,淨值亦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