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大陸每年放生2億動物,對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災難

▲▼佛教放生活動行之有年。(圖/示意圖資料畫面,下同)

大陸中心綜合報導

上海黃浦江畔每週六早晨都會出現大批佛教徒進行放生。數百民參與者可以3小時內,將2000多條泥鰍倒進江裡。有英國媒體指出,有佛教團體透過舉辦放生活動,年收入可達100萬人民幣(約新臺幣500萬),而真正付出代價的是那些動物和被改變的生態環境。

據《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放生是東亞佛教的一個專有名詞,是將被俘獲的動物放回大自然;目的在於顯示慈悲心積德行善,從古代流傳至今。放生在毛澤東時期其他佛教行爲一樣,被認爲是迷信活動,然而到了現代又捲土重來,甚至得到了年輕人和富有階層的青睞。相關人員估計,每年放生的魚、蛇、烏龜、鳥,甚至螞蟻數量約有2億,但沒有人知道確切的數量。

►►►秒飛遙遠國度--歡迎「ET看世界粉絲團

據瞭解,無論動物來源爲何,放生都會對當地生態系統帶來巨大災難。大陸水生生態學專家周卓誠北美食蚊魚爲例,說這種魚會日本米魚的卵,導致後者在某些水域徹底絕種。更爲殘酷的是,很多被放生的動物又被捕撈上來,售賣給別的放生者,最後折騰至死後就被當成食物賣掉。

有位佛教徒表示,雖然花錢買剛剛被放生的動物放生是「浪費錢」,但還是繼續做下去,因爲通過這個活動,他能夠向大衆傳播佛教知識,同時接觸新進皈依的佛教徒;人生第一次放生的時候還是個學生,當時放生了兩隻烏龜,花了98元(約新臺幣500元),相當於三個禮拜飯錢,而現在他能花上7000元(約新臺幣3萬5000元)放生,相當於年收入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