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減法」學環保 全臺一天廚餘可堆70棟臺北101

記者朱璟柔/臺北報導

天下雜誌》2013「行動生活—新良食運動」,要大家學習用「減法」避免浪費倡議「吃在地、選當季、不浪費」的低碳飲食習慣。從「珍惜食物」的概念出發,共同審視飲食文化背後的涵義,做到「珍惜資源」、「減少浪費」。

2010年《天下雜誌》首次推出「行動綠生活 臺灣不碳氣」,邀請全臺55萬民衆總計減碳68萬2000公斤;2012年,策畫「行動綠生活-低碳家園,由我做起」,累積67萬民衆參與、減碳205萬公斤。2013年,《天下雜誌》研究發現,臺灣人愛吃卻浪費,全臺一天可產生4萬桶廚餘廚餘桶高度可堆出70棟臺北101大樓

▼全臺每天的廚餘量可堆出70棟臺北101大樓。(圖/節自youtube)

全臺有800萬家庭,一年至少浪費、損耗2400億臺幣在食物上,金額足以讓全臺小學生免費營養午餐39年。爲此,特別以餐桌上的食物革命切入,推出「行動綠生活─新良食運動」,倡議「吃在地、選當季、不浪費」的低碳飲食習慣。《天下雜誌》總編輯迎春表示,期盼透過新良食運動,結合中央地方學校優質企業、與民衆,從「珍惜食物」的概念出發,讓臺灣不僅僅是美食天堂,更進一步展現,臺灣是世界低碳美食的新典範

紀錄片中提到,臺灣的豬很幸福,有些小孩甚至三餐都沒有着落。(圖/節自youtube)

針對臺灣人飲食習慣,調查中心資深主任吳挺鋒實際數據指出,80.7%的臺灣家庭,會購買超過所需份量的食物;而有近2成民衆,對於食物浪費有雙重標準:當他們看到其他人丟棄食物時覺得很浪費;但對於自己的浪費的行爲感到「很無奈」,《天下雜誌》影視中心製作李雪莉也補充,臺灣人之所以不覺得自己浪費,是因爲沒有看到在生活領域之外,前端產地及後端銷售所產生的食材耗費。

《天下雜誌》特別以車站的概念,製作《臺灣剩食之旅—我們可以不浪費》報導紀錄片,用影像記錄解析,從產地到餐桌,臺灣的剩食浪費。李雪莉說明,報導紀錄片中發現,健康但彎曲的小黃瓜,只要內彎超過兩2公分,便被歸類爲不符合分級標準,沒有機會被送上餐桌;另一個例子,是制度性的浪費。日前消基會發現市售的米粉不含米,但截至2011年,臺灣公糧已達73萬公噸,較所需的40萬公噸安全存量,多出近一倍;一但這些米過期,就只能成爲豬飼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