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新股遞延發行 銀行股能否走出估值窪地?

(原標題:又有新股遞延發行,銀行股能否走出估值窪地?)

近年來,銀行股IPO遞延發行似乎成爲“慣例”。

7月13日,上海農商銀行發佈《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初步詢價結果及推遲發行公告》(下稱《公告》)稱,原定於7月13日舉行的網上路演遞延至8月3日,原定於7月14日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遞延至8月4日。

據第一財經記者梳理,包括齊魯銀行、瑞豐銀行、紫金銀行、成都銀行、江蘇銀行等多家銀行,在新股發行時都曾有過遞延的操作。

業內人士分析稱,銀行股延期發行主要是因爲銀行新股發行價偏高。當前銀行股二級市場市盈率普遍偏低,且估值仍處於窪地。

對於銀行股後續走勢,上述業內人士表示,因爲銀行是後周期行業,只有等企業復甦、居民消費增加,經濟進入內生增長階段,銀行業績與估值纔會雙重擴大。

遞延發行成慣例?

上海農商銀行公告,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價格爲8.90元/股,本次發行預計募集資金總額爲85.84億元,預計募集資金淨額爲85.29億元。根據本次發行前後的總股本分別測算,8.9元/股的發行價(與該行2020年末經審計的每股淨資產相同)對應的市盈率爲9.58倍和10.65倍,高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2020年靜態平均市盈率,也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的“貨幣金融服務(J66)”最近一個月靜態平均市盈率。

根據招股說明書,截至2020年末,該行資產總額破萬億元,達到10569.77億元,較上年末同比增長13.66%。資產質量方面,截至2020年末,該行不良貸款率僅爲0.99%,持續保持行業優異水平;貸款撥備覆蓋率419.17%,貸款撥備率4.14%,均高於監管分層監測預警目標值

根據證監會《關於加強新股發行監管的措施》等相關規定,上海農商銀行本次發行將延期三週進行。原定於2021年7月13日舉行的網上路演遞延至2021年8月3日,原定於2021年7月14日進行的網上、網下申購將遞延至2021年8月4日。

《公告》風險提示稱,“由於本次發行價格對應的2020年攤薄後市盈率高於中證指數有限公司發佈的行業最近一個月平均靜態市盈率,存在未來發行人估值水平向行業平均市盈率迴歸,股價下跌給新股投資者帶來損失的風險。”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遞延發行似乎已經成爲銀行股IPO的“慣例”。近期發行的齊魯銀行、瑞豐銀行,此前上市的青島銀行、紫金銀行、成都銀行、江蘇銀行、重慶商行浙商銀行、郵儲銀行、廈門銀行、重慶銀行等新股發行都曾有過遞延發行的操作。

遞延的原因也與上海農商行基本一致。業內人士分析稱,銀行股普遍延期發行,主要是因爲銀行新股發行價偏高,從整個銀行板塊股價來看,當前銀行股二級市場市盈率普遍偏低,較高的發行價在估值水平迴歸市盈率時會造成股價下跌的風險。

此次降準有望提升上市銀行利潤

據Wind資訊數據,截至7月13日,申萬銀行板塊市淨率0.68倍,板塊內有32家銀行二級市場股價跌破每股淨資產

不過,業內分析觀點認爲,銀行新股發行價“高”並非真的定價過高,而是在當前銀行股普遍被低估的大環境下所產生的“溢價”。因爲銀行是後周期行業,只有等待企業復甦、居民消費增加,經濟進入內生增長階段,銀行業績與估值纔會雙重擴大。2021年,隨着製造業全面復甦,銀行業面臨的宏觀環境將有所好轉。

從此次上海農商行詢價情況來看,共有3210家網下投資者管理的13317家配售對象參與了初步詢價報價,擬申購數量總和爲9280450萬股,爲網下初始發行數量的137.47倍。

行業分析師認爲,從上市銀行2020年年報與2021一季報來看,上市銀行2020年受疫情影響,資產規模擴張、息差縮窄、撥備計提加大,行業淨利潤整體微幅增長,不同銀行間業績分化加大。今年一季度,利潤增速有所恢復,資產質量平穩。展望全年,銀行經營基本面穩中向好。此外,當前行業動態PB處於歷史底部,銀行板塊基金倉位仍處於深度低配狀態,安全邊際高。

此外,招商證券測算此次降準有望提升上市銀行利潤。截至2020年年末,40家上市銀行存款餘額合計達142萬億元,若此次降準資金全部用於MLF(中期借貸便利)置換,每年可降低上市銀行成本約94億元;2020年上市銀行淨利潤共1.7萬億元,根據靜態測算,可提升上市銀行淨利潤約0.4%。考慮到部分資金將用於信貸投放,此次降準對銀行利潤的實際影響將高於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