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數位書箱研習 促進創新教學

玉山文教基金會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舉辦「數位書箱研習,玉山銀行暨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右三)、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劉仲成(右二)及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一誠(右一)共同出席。圖/玉山銀行提供

爲縮小偏鄉數位學習落差及加速數位互動學習的拓展,玉山文教基金會與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於2月8~9日在玉山登峰大樓共同辦理「數位書箱」研習,共有112位教師及對數位教學興趣的國高中小學老師踊躍參與,也包括「玉山黃金種子計劃學校的教師。

本次研習導入專家講座平板基礎操作、公共圖書館資源引入、教學實務經驗分享等課程,以提升「數位書箱」借用教師的數位教學知能、資源整合能力,達到數位教學推展、促進教學多元的目標

玉山銀行暨玉山文教基金會董事長曾國烈表示,數位書箱除了可以大量閱讀電子書,更是查詢資料以及輔助教學的最佳工具,例如學校老師安排校外教學前,學生利用平板先查詢參訪資訊,深化活動體驗

認識植物課程則可透過平板放大圖片功能,觀察植物形狀脈絡;老師也可引導學生使用 Snote功能繪製心智圖,進行「閱讀理解教學」等;玉山希望能透過長期有系統地規畫,協助老師推創新教學,讓孩子從「自主學習」中享受學習、享受創造與愛。

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執行長陳一誠表示,「數位書箱公益計劃」自2015年推展以來,已邁入第3年,以臺灣閱讀文化基金會爲運作平臺,由玉山文教基金會、玉山志工基金會、新竹物流及臺灣三星電子捐款購置平板電腦,作爲數位閱讀、互動教學載具

每學期初,透過新竹物流的公益託運,將數位書箱傳遞至偏遠或資源相對不足的學校,也引入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到校推廣數位閱讀資源。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長劉仲成也親赴研習會場,鼓勵大家線上申請國資圖數位借閱證及註冊電子書服務平臺會員,就可以免費使用數位資源及電子書。

「數位書箱公益計劃」結合資訊科技民間公益資源,讓孩子的學習搭載着數位網路,打破城鄉限制,無遠弗屆徜徉學習時空

目前共有1,200臺平板電腦,以資源循環共享的機制,曾在近200個學校流通、超過400位教師使用、1萬2千位以上的學生體驗這種數位閱讀學習模式。玉山文教基金會將持續推動偏鄉班級共讀的「愛的書庫」走向數位化,進而縮小數位學習的落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