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圓點女王」席捲新加坡 草間彌生展必看的7大重點!

記者楊筱柔新加坡報導攝影

新加坡國家美術館於6月9日起至9月3日止,舉辦草間彌生展覽「YAYOI KUSAMA: Life is the Heart of a Rainbow」,東南亞首次大型展出「圓點女王」的作品,多達120件以上的特色繪畫雕塑裝置藝術,有什麼非看不可的重點呢?《ETNEWS新聞雲》就帶你獨家來看看這次展覽的7大必看作品!

南瓜「南瓜」是草間彌生作品中做重要的象徵之一,她曾表示,執著於創作南瓜的原因和以前的生活記憶有關,在孩提時期物資缺乏的時候,南瓜變成爲當時人們的主要食物,同時滋養着衆人的身心,因此胖呼呼、可愛的南瓜便成爲她作品中最重要的一部份。

▲《南瓜》,2015。

鏡屋(南瓜)黃色牆壁加上黑色點點,這個充滿草間彌生作品特色的房間裡,走進其中便有被團團包圍的感覺。房間中央擺放了一個挖空中心的鏡屋,四面鏡映照着房間背景,鏡屋裡頭也擺放着許多黃底黑點的南瓜,利用視錯覺塑造出無限南瓜的景象,令人目眩神迷。

▲▼《鏡屋(南瓜)》,2017。

無限鏡屋小小的房間裡,利用四周的鏡子和許多七彩圓球LED燈光,就可以讓置身其中的人,看見無垠的宇宙。從鏡中看到圓球七彩燈光和自己的無限倒影,除了感嘆這項美麗作品帶給人的震撼,也能發現自己只是浩瀚宇宙中渺小的一個「點」,藉此獲得自省空間。

▲《無限鏡屋》,2008。

曼哈頓自殺慣犯之歌草間彌生曾經這麼說過:「若不是爲了藝術,我應該早就自殺了。」她曾在1978年出版著作《曼哈頓自殺慣犯》,並在2010年改成歌曲,用短短1分24秒的時間,唱出她對憂鬱症人生的感悟。大大的投影幕上,草間用不成調的曲調唱着歌,兩旁佇立的鏡子可以無限映照出她投入感情唱歌臉龐,令人深刻感受到她對創作的熾熱情感

▲《曼哈頓自殺慣犯之歌》,2010。

摯愛鬱金香永恆祈禱大小不一的彩色圓點,爲這間純白房間,及裡面的3朵巨大純白鬱金香,增添了令人眼花撩亂的繽紛色彩。這個作品呈現出從草間彌生幼時開始,就一直揮之不去的幻覺,讓觀衆也感受到她所看見的世界,雖然一開始看覺得很可愛,不過久待之後則會開始覺得視覺疲乏、疲累,然而,這卻是跟隨着草間一生的日常生活。

▲《爲摯愛的鬱金香永恆祈禱》,2013。

克索斯花園1966年,草間彌生雖然並未受邀威尼斯雙年展,卻自己帶着1,500個金屬球(內部爲塑膠製)參加,並立牌告示一個球售價美金2元,向社會大衆表達「藝術是能夠與人們日常生活連結」的概念,不過,許多藝術家不滿於她認爲藝術可販售的想法,在當時引起了不少的爭議,但近年來已經成爲草間彌生展覽每次幾乎都會出現的大型裝置藝術。

▲▼《那克索斯的花園》,2017。

圓點執念2017美術館側門一進來,就能看到這些掛在空中的黑點黃色大球,由館內透天的屋頂照進的陽光,讓《圓點執念》成爲最醒目的標誌,具有草間特色的重點展品,讓許多遊客爭相與這個「不用花錢」就能拍照的展品合影留念

▲▼《圓點執念》,2017。

▼更多作品請看【旅遊直播】!

YAYOI KUSAMA: Life is the Heart of a Rainbow展覽期間:2017年6月9日至9月3日展覽地點:1 ST. ANDREW’S ROAD SINGA­PORE 178957(新加坡國家美術館)門票售價(非新加坡公民):成人票:25元新幣優待票:(7-12歲、60歲以上)20元新幣備註:爲了確保觀展品質,每日入場人數有限,建議欲觀展民衆先上網預約訂票,以免向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