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見雜誌/顯現短、中期效益 美、日兩大經濟體復甦中

文/朱乙真何佩

美國市場正進入企業投資增加與就業率成長的良性循還,爲沉悶已久的美國經濟帶來向上力道安倍貨幣寬鬆與靈活財政政策,大大掃除盤旋日本經濟20年的陰霾,美日兩大經濟體持續發出復甦訊號

最近,全球投資熱點有新的標的。當多國股市持續不振,美國及日本股市卻走出多年陰霾,開始強力吸金。2013年7月21日,美國股市單週流入175億美元,創下2008年金融海嘯後單週最高紀錄,當天佔據了全球財經媒體版面。

同一天,日本參議院改選,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自民黨大勝,被解讀爲日本民衆對安倍經濟政策的支持。安倍自從2012年12月上任後,日股已飆漲近五成,民意支持度衝破六成,是所有民主國家領導人難得的高支持率。時間往前3天,擅長預測全球景氣臺積電董事長張忠謀在7月18日的法說會上表示,他目前看到美國、日本景氣明顯好轉,已見到隧道口的亮光。

對照之下,過去10年帶動全球繁榮的「金磚四國」新興經濟體,中國成長趨緩,印度、巴西、俄羅斯經濟成長只能勉強達到高峰時期的一半,全都呈現疲軟態勢。連《經濟學人》都在7月底以「褪色的金磚四國」爲標題,高談「新興巨人們已經放緩經濟腳步」。

美日經濟再起 成爲投資焦點根據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公佈的6月綜合經濟領先指標,以上4個新興市場國家代表全都低於100,表示經濟成長速度低於長期趨勢,前景令人擔憂。國際貨幣基金(IMF)7月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更直接把全球經濟增長比預期緩慢的原因,歸咎於新興市場「表現繼續令人失望」。

投資人對新興市場的不安全感,表現在多個國家貨幣嚴重貶值上。包括印度、巴西、印尼、土耳其等國家,都已經被迫上調利率,以遏止資本流出,同時避免貨幣貶值引發通貨膨脹。《華爾街日報》認爲這樣的形勢,看起來就像是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的重現。

歐洲情況同樣不妙。歐洲大型獨立資產管理公司之一的安本投顧(Aberdeen Asset Management)分析,希臘困局仍然沒有解決,許多歐洲邊陲國家的債券殖利率上揚,顯示未來經濟不被看好;葡萄牙撙節開支政策動搖,引發政治動盪,公債殖利率上揚,股市有顯著賣壓。

當新興市場疲軟時,全球資金正大舉轉移到成熟市場。其中又以美國、日本最受青睞。從事股票管理研究超過20年的安本投顧北美股票主管艾金森(Paul Atkinson)分析,美股今年第1季表現優異,第2季雖然受到聯準會主席柏南克提出將提前縮減QE影響,而有小幅下跌,但整體情勢仍然樂觀。今年上半年,美國大型股上揚20%,小型股也有25%的漲幅。

消費支出、工時明顯增加 投資信心大增美股表現是美國經濟復甦最重要的指標之一。另外就是GDP成長率。美國2013年第2季GDP初估成長1.7%,優於預期;實質個人消費支出成長年率則爲1.8%,同樣高於預期。此外,美國供給管理協會的製造業指數上升到兩年高檔,表示消費者對美國經濟信心不斷上升,敢花錢消費,廠商庫存去化順利,持續製造新商品。

決定QE3退場時機的關鍵──美國失業率,7月降到7.4%,爲5年來最佳表現;就業市場今年以來每個月都有成長。美國勞工部今年2月公佈製造業工人平均工時爲每週41.9小時,比標準工時多出將近7小時,更創二戰以來新高。

「這是經濟復甦的重要指標,」富邦金控經濟研究中心總經研究部主管羅瑋分析,由於企業一開始對景氣前景不確定,不敢放手增聘員工,而以增加工時爲主,等到情況明朗,就會反映到就業率上。

艾金森同樣認爲,美國企業和就業市場正進入良性循環。他表示,當企業獲利持續維持穩健,製造業有更多出口,材料相關產業表現強勁,科技產業也願意投入更多研發預算,投資、就業市場蓬勃活絡,將可以真正刺激美國經濟發展。

房市增長 美國經濟重要支撐美國房地產則是這波經濟復甦浪潮中跑得最快的指標,甚至被看好將帶動民間消費,使經濟全面復甦。調查美國20大城市的標普/凱斯?席勒(CaseShiller)房價指數,從2012年5月以來增加12.2%,增幅爲2006年以來新高;2012年全美平均房價上漲6.8%。

羅瑋觀察,裝潢設計、家電用品、房屋仲介,甚至銀行鑑價員等相關產業全部跟着活躍起來,帶動內需消費。2013年5月的美國消費者信心指數達到6年來最高,就歸功於房市和就業市場已經站穩腳步。然而,美國經濟復甦不會一路平坦,仍有隱憂在前。艾金森和瑞銀UBS投資產品暨服務部副總裁曾慶瑞一致認爲,未來半年到1年間,十年公債殖利率的走勢,將是美國經濟最大的風險。

艾金森預測,目前利率2.6%,可能很快就會爬升到3%,打擊產業界對經濟復甦的信心,並抑制企業投資意願。曾慶瑞擔心,投資人吃了長期低利率的甜頭,當利率持續往上走,相關產業勢必立即反應。「美國資本市場是非常有效率的,」曾慶瑞說。安倍經濟學 刺激日本成長日本經濟復甦表現同樣得到全世界的關注。經過「失落的20年」後,日本經濟在過去半年多來重現曙光,背後主要推手就是日本現任首相安倍晉三,以及他著名的「安倍經濟學(Abenomics)」。

所謂安倍經濟學的主要內涵是由暱稱爲「安倍三箭」的三大政策組成,分別是:大膽的貨幣政策、靈活的財政政策,以及喚起民間投資的成長戰略。目前各界對安倍經濟學的褒貶不一,還沒有定論,但可以肯定的是,在前兩支箭射出後,日本經濟確實已經起了明顯變化。

自安倍上臺後,幾個陸續公佈的經濟數據多釋出正向訊號。如日本首季GDP有4.1%成長,6月核心物價成長率(CPI)出現14個月來首度正成長,還有日經指數從安倍上臺前1個月起快速飆升,至今年8月爲止,漲幅超過5成等。整體來說,日本勞動市場、消費市場和資本市場的幾項指標也都改善了。而這樣的改變也讓日本人以及全球都感受到,日本這次的經濟改革真的和過去不一樣了。

安倍展現力拚決心 日本後勢樂觀各界認爲,日本這次經濟改革和過去最大的不同在於,安倍政府讓大家看到政策執行的決心,而不只是上演一場政治大戲。羅瑋表示,安倍這次的經濟舉措雖是一場大豪賭,但這也是日本自1994年資產泡沫化以來,首度有首相能夠給出一個清楚的政策方向,並展現出不計一切拚到最後的決心。

特別是自民黨在今年7月參議院改選大勝,成功取得參衆兩議院掌控權後,各方都相信安倍政府未來在政策推行上將不會遭遇太多阻力。郭徵嶽認爲,過去這段時間安倍已經陸續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政策,可以預期他在未來3年仍有能力與空間推行他的政策。展望日本經濟,還有其他的樂觀理由

其一是工業基礎紮實。曾慶瑞認爲,過去日本失落的20年主要是因爲資源錯置,以及首相頻繁更換,讓企業難以在日本長期投資。但日本終究有紮實工業基礎,若未來安倍政府可以有效地將資源導向正確方向,相信還是有機會看到日本企業再起。

第二個樂觀理由是資金市場改善。日本企業畢竟已經經歷過80日圓兌換1美元的磨練,現在除了日幣貶值幫助提振企業出口競爭力,同時,股票市場上揚可以強化企業的籌資能力。這種新資金環境將會是日本企業重新崛起的重要機會。

然而,安本投顧日本股票投資團隊主管郭徵嶽認爲,即便安倍上臺以來各種正面消息不斷,但要由此判定日本將會邁向穩定復甦之路,恐怕還言之過早。經濟結構的實質變動 是長期發展關鍵首先要觀察的是貨幣,近期日本經濟的好轉訊號主要來自日圓貶值,但大家也都清楚,貶值是把兩面刃。曾慶瑞認爲,長期處於匯率舒適圈恐怕會讓企業逐漸喪失競爭力,並且對日本內需市場帶來負面衝擊,長此以往無異是飲鴆止渴。

另外要觀察的是企業投資。日本內需市場的GDP佔比高達6成,出口成長對日本經濟的幫助是有限的。當企業尚未實際加碼在日本的投資,就業市場與薪資結構的成長就會受到限制,進而無法有效提升國內消費力。渣打銀行首席經濟分析師符銘財觀察,日本企業迴流加碼本國投資的趨勢至目前爲止都不明顯,且他也不認爲在現今的生活水準與薪資水準下,日本還有製造業迴流的條件。

第三個要觀察的是安倍的後續作法。郭徵嶽表示,日本經濟能否好轉,最大關鍵將是安倍的第三支箭,也就是能否看到日本整體經濟結構性的改變。同樣地,符銘財也認爲,日本寬鬆貨幣政策就短期來看確實對日本經濟起了刺激效果,但他們更在乎的是,在這樣的政策背後,對日本整體經濟結構改善究竟可以帶來多大的助益?下半年,美國與日本也將面臨一連串的考驗。

美國方面,聯準會芝加哥主席伊凡斯(Charles Evans)宣佈「明確地不排除」聯準會將從9月開始縮小購買債券規模,明年中結束第3次量化寬鬆政策(QE3)。資金派對結束後,美國必須尋求新的經濟刺激力道。

另外,今年10月,美國新一年度預算談判即將展開,政治是否會干擾經濟發展,有待觀察。日本方面,安倍第3支箭「經濟增長新戰略」怎麼出手,各方關切。目前,第3支箭仍缺乏具體細節,安倍政府承諾在9月拿出一套更具體的提議,爲此,安倍可能在9月進行一次內閣改組。

美國、日本經濟體龐大,動向牽動全球經濟,目前短期資金市場看好前景,但實質經濟將如何發展,纔是判斷長期的關鍵。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美日投資特刊;更多文章請上遠見雜誌網:www.gvm.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