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住民族工藝展 看見部落智慧的傳統與創新

原住民族工藝,在傳統中創新。(臺灣工藝中心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原住民族工藝,在傳統中創新。(臺灣工藝中心提供/廖志晃南投傳真)

國立臺灣工藝研究發展中心,在8月1日原住民族日,策畫《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及《原物語─臺灣原民工藝展》兩檔原住民族特展,以工藝表述原民內在精神,及臺灣社會的軌跡,分享原民文化傳承再創新的工藝。

原住民文化是臺灣重要的主體文化之一,並且是親近這塊土地與自然精神最悠久的文化。臺灣工藝文化園區生活工藝館推出《原.未─原住民工藝的未來式》展覽,「原」即細細體會原住民的文化,才能認知本於土地最濃的原味,讓多數當代臺灣人尋找土地生命力時,得到啓發;「未」則代表要努力創新的文化。

當代人瞻望原住民工藝的起源與未來,透過工藝探究原住民各族羣蘊藏的智慧,思考文化起源、材料展現、發展進程、歷史生活、社會經濟、泛靈信仰、宇宙觀等,從當代工藝家的新創作,看見原始工藝與當代元素的巧妙結合,呈現原住民工藝未來的想像。

而在苗栗工藝產業研發分館展出的《原物語─臺灣原民工藝展》,介紹原住民家屋,集結苗栗縣司馬限部落的口簧琴工藝、苗栗南莊東河社區的苧麻編織、南投縣松林部落的纖維編織、嘉義縣阿里山來吉社區的藤編、臺東縣石山部落的月桃編織及花蓮縣新社部落的香蕉絲工藝等,原住民工藝不只是物件、聲音,更是深層的文化現象表達,展覽以工藝爲媒介,發現原住民文化的多樣性。

工藝中心歡迎民衆觀展,體驗原住民族運用大自然豐富的素材,呈現出樸質的美感,與實用性兼具的多元文化樣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