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林不太冷? 漁民不敢大意魚塭旁待命防蝨目魚凍斃

雲林縣沿海地區入夜後氣溫明顯下降,不少漁民在魚塭旁待命防寒。(張朝欣攝)

雲林縣沿海地區入夜後氣溫明顯下降,不少漁民在魚塭旁待命防寒。(張朝欣攝)

大陸冷氣團來襲,不過雲林縣沿海地區漁民感覺此波冷氣團並沒有想像中的強,25日白天雖然下着小雨,但沒有覺得很冷,不過入夜後氣溫明顯下降,漁民不敢掉以輕心隨時待命,準備抽取水溫較高的地下水注入魚塭,以免不耐寒的蝨目魚凍斃。

中央氣象局指出,大陸冷氣團南下,25日北臺灣白天氣溫明顯下降,全臺愈晚愈冷,冷氣團最強時間爲26到27日。雲林縣25日下起綿綿細雨,但白天並沒有預期的寒冷,沿海漁民認爲是東北季風的風勢不大,所以溫度沒有被強風帶走。

臺西鄉丁姓漁民表示,11月初、12月初冷空氣來襲,大家針對蝨目魚、臺灣鯛等不耐寒養殖魚類加強防寒措施,還好僅有零星凍傷,並沒有出現嚴重寒害。此波大陸冷氣團據說很強,白天感覺不是很明顯,但入夜後氣溫已下降至15度左右,不能大意。

漁民說,先前大家已做好擋風牆等防寒措施,目前只能隨時待命,一旦氣溫低於10度,蝨目魚便可能大量凍斃,所以要準備抽取地下水,一般地下水的溫度約15度,愈深的地下水溫度愈高,若連抽取地下水都無法因應,就只能眼睜睜地看着蝨目魚凍斃。

漁民分析,雲林沿海地區蝨目魚養殖大多與文蛤、白蝦混養,屬淺水池,蝨目魚因無法在天冷時躲到深水區避寒,很容易凍傷甚至凍斃,所以每次氣溫下降,大家都如臨大敵,加上25日下起小雨,可能改變魚塭水的鹽度與酸鹼度,必須更加小心因應。

漁民指出,目前傳統市場蝨目魚1臺斤約80元,價格還算不錯,希望能夠順利度過此波低溫,萬一蝨目魚被老天爺收走,只能面對1個慘澹的農曆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