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巴黎的亞洲身體 林佑軒獲時報散文首獎

第41屆旺旺.時報文學獎在12日舉辦頒獎典禮,公佈最後得獎名單散文首獎由林佑軒以作品〈在巴黎,我亞洲身體〉拿下,抱走獎金新臺幣20萬元。(張鎧乙攝)

新北市長侯友宜(左)12日在第41屆時報文學獎頒獎典禮,將散文組佳作頒給作家黃庭鈺(右)。(張鎧乙攝)

第41屆旺旺.時報文學獎在12日舉辦頒獎典禮,公佈最後得獎名單,散文首獎由林佑軒以作品〈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拿下,抱走獎金新臺幣20萬元,現人在巴黎的他,以預錄影片發表感言,他表示,「謝謝評審老師親人好友,還有一路上以心相印、以愛牽成的所有人。」

〈在巴黎,我亞洲的身體〉描寫浪跡天涯的文化觀察者,在巴黎與摩洛哥男子之間的愛慾糾纏,評審須文蔚表示,林佑軒從歐洲人的高大健美,非洲人的黝黑壯碩,反覆辯證每個亞洲人身體,都存在一個弱勢、被殖民第三世界全文凌厲筆法書寫慾望與性愛,轉折出多層次的族羣、認同與情愛思索餘韻無窮。

身處異鄉,林佑軒對文化差異特別有感,他以作家張惠菁句子「時間的題庫費心的傾吐,愛恨的歧路信念坦途定義自己的書寫過程,對於當前的寫作狀態,則以「異國薄霧秋涼去路,虛實的迷悟,言語的鍛鑄」定格精準抒情

他表示,這是一個特別的時刻,他以影片與大家同在,「這篇散文是我身處在各族裔交會的歐洲,對亞洲身體的思索。」

今年散文組得獎者,還有優選獎崔舜華〈遊當記〉,以及佳作何曼莊〈今年煙花特別多〉與黃庭鈺〈衣戀〉。

崔舜華表示,〈遊當記〉的「當」指的是當舖,描寫她與現在先生在談戀愛時,是處於落魄、流離,沒有工作、沒有未來的狀態,但因爲戀愛,讓她覺得生活有了微光。然而,現實生活還是要過,在找到工作前,她開始到不同當鋪比價,典當手邊金子

她表示,這些金子,有些是過世爺爺奶奶留給她的,有的還打上她的名字,「在典當時我思考,我賣掉的是名字嗎?還是家族裡面一個彷彿香火延續的幻夢?後來我說服自己,我賣掉的不是我的名字、信譽羽毛,而是爲了現有的幸福做的交易。」

黃庭鈺的〈衣戀〉,描寫她清理衣櫃的過程,發現人生學會放下,空出位置來,反而擁有更多,她在文章裡寫道:「世界是別人的形狀,連一身剪裁都要按照別人的樣板走。」

黃庭鈺表示,丟掉不再適合自己的衣服,學會減法生活,就像是把別人的期待、樣板丟掉,「我從中學會割捨社會對我的期待、對自我的要求、對情感的依賴,覺得變得更輕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