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德國,小孩不用急着「叫人」,先學打招呼和介紹自己

德國孩子他們學着叫人之前,先學會介紹自己!(圖/示意圖達志影像)文/Carol凱若媽咪(知名部落客)

►►►本文原載於《Carol in Hamburg! 凱若在漢堡

「到底德國人小孩有什麼不一樣?」這個問題,凱若被問了很多次。

說真的,我很討厭「概括式」地說哪個國家如何如何,畢竟每個國家裡都有不同的家庭,不同的觀念,不同的族羣,不同的人們。那,我就講講上週我遇到的三個小故事吧!

週三我的寶貝兒子人生第一次服口服疫苗,我們到了兒科診所。親切的女醫師進來,跟我和老公一一握手介紹自己後,也很正式地握握兒子的手,稱呼他的名字,向他自我介紹並且問好。後面進來的護士也是同樣做,而且整個過程都很認真雙眼看着小搗蛋,跟他「對話」,告訴「他」即將要發生的事情

在他們眼中,小搗蛋是個「人」,就算他只有兩個月大!

上個週末我們回到老公在德國鄉下老家天氣大好!好多小朋友都在門前路上玩耍,大人並沒有在旁邊。我跟老公說,真是羨慕他們啊!他覺得我很妙~這是他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

正好我要到車上拿個東西,一出門就看到一個大約十歲的小帥哥,正和弟弟玩球。看到我,他就熱情地揮手說哈囉!害我有點不好意思,怎麼不是我第一時間跟他打招呼。

小帥哥的爸媽沒在旁邊,我也不認識他,這就是「習慣」。在這邊,見人說哈囉,離開說再見,每個人都這麼做。

接着,朋友帶着他女友的兩歲女兒~來家裡和老公敘舊。一進門,大家一樣視交情擁抱或握手打招呼,小可愛跟着大人站着、等着,也一一跟我們握手,介紹她自己的名字。

當下,朋友沒有提示(或指揮)她要這麼做,也沒有催促她要「叫人」。兩歲大的她,介紹的是「自己」,而不是記得一堆大人要怎麼稱呼。

有人問我,到底爲什麼希望孩子到德國的環境一段時間?因爲我在這邊雖然也看到很多小屁孩,但是這些小屁孩私下都挺有想法,也不會遇到人躲起來,還能跟你一來一往聊天。我想一定有哪些地方不太一樣,來了一段時間之後,我發現一個最大的差別。

他們,做自己!他們看着人的雙眼,微笑,握手,介紹自己的名字。很簡單的動作

凱若認識很多臺灣已經身爲父母的人,連以上都做不到,我們又怎麼「念」我們的孩子們不懂禮數呢?甚或,念我們的孩子又有什麼用呢?

你說,這些小事情有這麼重要嗎?

說真的,我寧願我的孩子們不一定多會念書,但我希望他們能自在做自己,也舒服地和人互動。

這些事很小,但我說這些事很重要。

作者凱若媽咪,知名親子部落客,目前是住在德國的臺灣媽媽,在部落格分享獨特的德國見聞經營部落格《Carol in Hamburg! 凱若在漢堡》,臉書粉絲頁《Carol凱若媽咪的教育實驗》。本文不代表公司立場,88論壇歡迎多元聲音,來稿請寄至editor88@ettoday.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