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療童母親最大願望 盼他成爲溫暖的人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已超過26年,呼籲家長別因保守、害怕或觀望的心態,讓早療童錯失早期療育介入的機會。(林良齊攝)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已超過26年,呼籲家長別因保守、害怕或觀望的心態,讓早療童錯失早期療育介入的機會。(林良齊攝)

今年6歲的涵涵出生時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疾病、出生2天時就裝葉克膜,導致腦部部分受損,1歲時甚至連坐都坐不穩,歷經伊甸基金會基隆服務中心5年的早療服務後,現在涵涵已經開始學習走路,也能抓、握湯匙自行吃飯,理解簡單的指令,也能發出語音給予回饋,今年更準備要上小學,媽媽期許,希望未來他能夠自理、成爲溫暖的人。

涵涵媽媽表示,因涵涵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疾病,2天內除了裝設葉克膜,也動了開心手術,但因爲缺氧等原因,導致發展遲緩,1歲時不僅發不出聲音,甚至連坐都坐不穩,爲了讓他學會用湯匙吃飯,花了許多力氣,但最後在早療的協助下,現在可以發出簡單的字眼、用助行器走路等。

涵涵媽媽提及,涵涵預計在今年9月就讀小學,老師早在今年2月就與她溝通,包括設備、協助等,她也說,過去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有好學歷、好工作,現在僅希望涵涵能夠成爲一個溫暖的人。

針對其他早療家庭,涵涵媽媽呼籲,或許會有部分早療家庭擔心外界的眼光,但一般人並沒有惡意,「面對問題纔是最重要的」,應該在問題還小時就解決問題。

伊甸基金會表示,兒童的發展歷程就像是循序漸進的冒險關卡,每個年齡都有不同的挑戰,而早療童更需要協助,呼籲家長別因保守、害怕或觀望的心態,讓早療童錯失早期療育介入的機會。

伊甸投入早期療育服務已超過26年,每年幫助超過2萬名發展遲緩兒童及家庭趕上成長步伐,若有早療需求可與各地伊甸基金會聯絡。捐款可洽:02-2230-6685。